明 劉純
有風寒、氣、血虛、食、鬱熱。
散寒
鐵刷湯或草豆蔻丸。輕者五積散。脈伏者姜附。
調血
四物。有平日喜食熱物,或有衝擊,死血留於胃口作痛,用桃仁承氣下之。
行氣
木香、乳香、玄胡、益智、薑黃、砂仁。氣虛加以二陳,中加炒姜以和之。實者枳殼之類。
補
因虛而作,鹹以軟之,牡蠣丸。牡蠣一味,淬爲末,水丸。
化蟲
蟲痛者,多面上白斑,脣紅能食,治以苦楝根、錫灰之類。
清熱
胃口有熱而作,非梔子不可,佐以薑汁,此反佐也。金鈴子散,見《活法機要》。
針
太溪、然谷、尺澤、行間、建裏、太都、太白、中脘、神門、湧泉。
消導
元戎厚朴丸、感應丸。
宣
銅青之類,蘿蔔子三大合炒,擂細濾之,空心茶湯和下,大鐘漸漸濃服取吐。
下
大實滿痛者,元戎厚朴丸、備急丹、大陷胸湯。蟲痛,三因集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