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

清 吳鞠通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六氣當汗不當汗論

六氣六門,止有寒水一門,斷不可不發汗者。傷寒脈緊無汗,用麻黃湯正條;風寒痰飲,用大小青龍一條。飲者,寒水也,水氣無汗,用麻黃甘草附子麻黃等湯,水者,寒水也,有汗者即與護陽。溼門亦有發汗之條,兼寒者也;其不兼寒而汗自出者則多護陽之方。其他風溫禁汗、暑門禁汗亡血禁汗瘡家禁汗禁汗之條頗多,前已言之矣。蓋傷於寒者,必入太陽寒邪與寒水一家,同類相從也。其不可不發者何?太陽本寒標熱,寒邪內合寒水之氣,止有寒水之本,而無標熱之陽,不成其爲太陽矣。水來克火,如一陽陷於二陰之中,故急用辛溫發汗,提陽外出。欲提陽者,烏得不用辛溫哉!若溫暑傷手太陰火克金也,太陰本燥標溼,若再用辛溫,外助溫暑之火,內助髒氣之燥,兩燥相合,而土之氣化無從,不成其爲太陰矣,津液消亡,不痙何待!故初用辛涼以救本髒之燥,而外退溫暑之熱;繼用甘潤,內救本髒之溼,外敵溫暑之火,而髒象化氣,本來面目可不失矣。此溫暑之斷寒門中,兼風而自汗者,即禁汗,所謂有汗不得用麻黃。無奈近世以羌活麻黃,不知羌活之更烈於麻黃也。蓋麻黃發汗中空而通,色青而疏泄,生於內地,去節方發汗,不去節尚能通能留,其氣味亦薄;若羌活乃羌地所生之獨活氣味雄烈不可當。試以麻黃一兩,煮於一室之內,兩三人坐於其側,無所苦也。以羌活一兩,煮於一室內,兩三人坐於其側,則其氣味發泄,弱者即不能受矣。溫暑門之用羌、防、柴、葛,產後亡血家之用當歸川芎澤蘭炮姜,同一殺人利劍,有心者共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