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門補要》

清 趙濂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溼香港腳(又名腎臟風)

肺司皮毛脾主肌肉,二髒虛損溼邪留連,化熱下注,熱甚則皮赤而發熱,溼甚則腫胖而惡寒,多在盛夏,陽氣發揚,溼暑流佈,生於虛體安逸之輩,而足脛先腫而後痛,是血傷氣,名溼香港腳。或先足彎一點紅腫,或自足指與足脛先起,而後串腫一腿,或串及兩腿脛者,七日可退。若香港腳上衝,乃水來凌火,則嘔吐不止,喘急不休者逆也。以當歸拈痛湯。(方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