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胡慎柔
汪石山論寒熱互發者,蓋氣少不能營運,而滯於血分,故發熱;血少不能流利,而滯於氣分,故發寒。仲景雲∶陽入於陰則熱,陰入於陽則寒,是也。寒則戰慄鼓頷者,陰邪入於陽分也;熱則咳痰不已者,陽邪入於陰分也。此則陰陽兩虛,故相交併而然也。慎齋雲∶傷寒寒熱往來,系邪在半表半里;內傷寒熱,系氣血兩虛。氣虛則發熱,血虛則發寒。凡肌表發熱,皆邪陽勝,正陽虛也。用黃、附子,所以助陽。蓋陽氣既虛,黃性緩,不能到表,須得附子雄壯之氣,引直走於表,助之成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