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麻科》

清 沈望橋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腹脹(三十)

毒氣凝於胃,不能外越,而毒留於內,甚則氣喘發厥,治宜升發解利散邪,使毒氣分消,則脹自愈。《經》雲∶疼以利減,脹以自消。肺熱生脹而大便祕結,仍用枳殼大黃、栝蔞仁。胃熱生脹,小便赤澀,可用木通川連黃芩石膏。乳食停積,可用升發加消導,又加枳殼杏仁、桑皮、陳皮之類,喘者加葶藶子。又方用田螺一個,將麝香五味子、入於田螺內,覆臍中,布包,晝夜小水即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