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產指南》

清 張曜孫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補母壽子論

凡屢產生子無氣,及育而不壽者,以父母氣血不足故也。夫人愛精重施,則髓滿骨堅,又得血氣壯盛之婦爲配,生子自精神而有壽。若壯陽弱婦成孕,則母無餘血蔭胎,必借藥補,以培胎元,斯生壽子。又若弱女衰翁,必須異牀寡慾,藥味助神,算候經期固精方施,斯干元資始之本,實坤元資生之源濃也。經曰∶因而和之,期爲聖度。若不遠帷薄,則相火易動,雖不交會,亦暗流損泄多矣。陰平陽祕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神乃絕。後立二方,實補先天之不足,孕成後必宜多服,以全胎元,生子必精神有壽,經驗極多,故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