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萃精》

近代 陳守真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初生臍溼臍瘡

兒生久坐水中,任意洗濯,或包裹時,水溼浸臍,尿溼浸臍,遂致肚臍浸漬不幹,名曰臍溼,古法用滲臍散(如龍骨、紅棉灰、焙歸頭,三味研末摻之,或用白羯子即子,燒灰敷上。)若漬溼已久,赤成瘡,名曰臍瘡,古法用金黃散(如黃連、胡粉、龍骨等味),敷之可愈。〔真按〕肚臍溼氣,最易惹起臍風,急治以防變狀,只用枯白礬龍骨、研極細末,幹撒臍中,至已成臍瘡,或出血及膿,金黃散黃連一味,仍嫌寒涼過甚,用海螵蛸、胭脂,共爲末,摻之極易收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