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清 汪昂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夏枯草

補陽,散結,消癭辛苦微寒,氣稟純陽。補肝血,緩肝火,解內熱,散結氣。治癭溼痹目珠夜痛(樓全善曰∶目珠目本,即目系也。夜痛及點苦寒藥更甚者,夜與寒皆陰也,夏枯氣稟純陽;補厥陰血脈,故治此如神,以陽和陰也。按目白珠屬陽,故晝痛,點苦寒藥則效;黑珠屬陰,故夜痛,點苦寒藥反劇)。冬至生,夏至枯,故名,用莖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