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黃芩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guì zhī huáng qín tāng

2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桂枝黃芩湯

2.1 處方

桂枝(去皮)芍藥 黃芩各15克 甘草(炙)30克

2.2 製法

上藥研爲粗末。

2.3 功能主治

治風疫。脈浮數而不弱,頭項痛腰脊痛發熱惡風

2.4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2.5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

3 三因》卷六:桂枝黃芩湯

3.1 處方

桂枝(去皮)半兩,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炙)1兩。

3.2 製法

上爲散。

3.3 功能主治

風疫,證如太陽傷風,相傳染爲異,脈浮數而不弱,頭項疼,腰脊痛發熱惡風

3.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3.5 摘錄

三因》卷六

4 《保命集》卷中

4.1 方名

桂枝黃芩湯

4.2 組成

柴胡1兩2錢,黃芩4錢半,人蔘4錢半,甘草4錢半,半夏4錢,石膏5錢,知母5錢,桂枝2錢。

4.3 主治

瘧疾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服桂枝芍藥湯後,寒熱轉大者。

4.4 用法用量

每服5-7錢至半兩,水煎,迎發而服之。

4.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4.6 各家論述

《杏苑》:用人蔘甘草以補正氣爲本,石膏知母柴胡黃芩等以清熱爲標,半夏豁痰,桂和營衛。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