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止血 中藥材 清熱解毒 中醫學 中藥學
guā chuí cǎo
cow grass[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瓜槌草爲中藥名,出自《植物名實圖考》,爲《本草拾遺》記載的漆姑草之別名[1]。
珍珠草、羊兒草、地松、瓜槌草[2]。
石竹科植物漆姑草 Sagina japonica (Sw.) Ohwi的全草[2]。分佈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及西南等地[2]。
苦,涼[2]。
清熱解毒,行血止血[2]。
1.治跌打內傷,嘔血,咯血[2]。煎服:9~15g[2]。
2.治漆瘡,搗汁外搽;慢性鼻炎,副鼻竇炎,搗爛塞患側鼻孔,每天二至三次,連用一星期;癰腫,瘰癧,毒蛇蛟傷,鮮品搗敷;齲齒痛,搗爛取汁含漱,或搗爛塞入牙縫內[2]。
本品含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葡萄糖基芹菜素、6-阿拉伯糖基-8-葡萄糖基芹菜素等,又含揮發油[2]。
水提物對小鼠S180、S37、 L615等瘤株有明顯抗癌作用[2]。煎劑鎮痛、祛痰,興奮兔腸平滑肌,對血壓先升後降[2]。揮發油有鎮咳作用,對子宮平滑肌有興奮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