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概述
肱二頭肌近端肌腱斷裂修復術用於肱二頭肌肌腱斷裂的治療。臨牀上肱二頭肌或肌腱的斷裂可分爲:肱二頭肌長頭肌腱斷裂、短頭自喙突撕脫、肌腹斷裂、遠端肌腱斷裂或橈骨結節撕脫等。長頭肌腱斷裂多爲病理性,多見於40歲以上中老年病人,常繼發於肩關節周圍炎、關節囊變性及肩關節炎。其斷裂部位多在肱骨結節間溝處。
肱二頭肌長腱斷裂,尤其是陳舊斷裂者,雖然功能障礙不很嚴重,但由於局部產生明顯畸形、肌力減退等諸多原因,目前仍主張早期手術修復。根據斷裂部位,可選用遠段肌腱固定於喙突、小結節或結節間溝。
肌腹斷裂爲外傷性,以銳器傷爲多,當肌腹部分斷裂時,可不必手術修復,單用Velpen繃帶法將肩、肘固定2~3周即可。完全或大部分斷裂者,仍需手術修復。
遠側腱斷裂少見,其病理性可爲該腱的斷裂或肌腱附着點的撕裂。由於肱二頭肌是前臂的強有力屈肘肌,同時也是前臂的旋後肌,故遠側腱斷裂後均需早期手術修復。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1.1.4.1-1,3.21.1.4.1-2)。
6 適應症
肱二頭肌近端肌腱斷裂修復術適用於肱二頭肌長頭肌腱外傷性或病理性完全斷裂者。
10 手術步驟
10.1 1.切口
10.2 2.顯露斷裂的肌腱
切開深筋膜,於三角肌和胸大肌間進入,必要時於肱二頭肌長頭腱處切斷部分胸大肌上緣,將上臂向外側旋轉,牽開三角肌,顯露喙突,在切口下方找出肱二頭肌長頭腱的遠側斷端(多呈捲曲狀)。
10.3 3.修復
遠側肌腱固定於喙突:適用於斷裂部位在關節盂起點其下方,牽拉遠端可達喙突者。在喙突頂端切開約1cm長的骨膜,並向兩側遊離,然後用小骨刀鑿一條骨槽,用細鑽或克氏針於骨槽壁上鑽孔2~3對。將二頭肌長頭腱遠側端向上牽拉,用粗絲線通過骨孔縫合固定後用骨膜覆蓋,並將鄰近的喙肱肌和肱二頭肌腱縫蓋在外側。同時在此下方5cm內,把長頭肌腱和喙肱肌與肱二頭肌短頭的聯合腱做邊邊縫合(圖3.21.1.4.1-3,3.21.1.4.1-4)。
遠側肌腱固定於肱骨結節間溝:適用於肱二頭肌長頭腱於結節間溝或其下方斷裂者。切開肱骨結節間溝外側骨膜,向內側分離,用骨刀鑿一條寬1.5cm、深0.5cm的縱形骨槽,用細鑽或克氏針在骨槽的兩側相對應部位,各鑽3個骨洞後,將二頭肌長頭腱遠端上提,埋入骨槽內,用粗絲線通過骨孔縫合固定,或先將粗線穿過兩側骨孔,將肌腱置入絲線下,紮緊絲線打結固定(圖3.21.1.4.1-5~3.21.1.4.1-7)。
Froimson肌腱固定法:在肱二頭肌腱溝底,切開並掀起骨膜,在該處鑿開一鑰匙狀骨孔,孔的上半部爲圓形,直徑約1.0cm,下半部僅能容納肌腱即可(寬約0.5cm)。用刮匙加深骨孔。將肱二頭肌腱上端打結或翻轉捲成球狀,並用絲線保持形狀,然後將這部分肌腱塞入鑰匙狀骨孔的上半部圓孔內,再把以下肌腱推向孔的下半部內,伸直肘關節使該肌腱自行滑入骨槽內。觀察骨孔內的肌腱固定是否牢固,縫合骨膜(圖3.2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