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註解
個性結構是個性的組織形成,是一個複雜的、多側面的、多層次的體系。不同的個性理論對此有不同的理解和闡述。一般來講,個性是由個性心理特徵、個性傾向性、心理過程、心理狀態和自我調節系統等5個基本方面組成。
1.個性心理特徵是指在心理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相互影響、相互牽制,形成一種環狀結構,它們的獨特結合形成了人各不相同的、穩定的、獨特的特徵。
2.個性傾向性是指決定人對事物的態度和行爲的動力系統,它以積極性和選擇性爲特徵,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信念、世界觀等不同成分。個性傾向性反映人的活動的積極性特點,它制約着人的所有心理活動,同時也受諸如集體主義、個人主義、信念、理想等動機內容的制約。
3.心理過程包括認識、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它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形式,保持着人和客觀現實的聯繫。沒有心理過程就談不上個性心理。
4.心理狀態是指在當前一刻相對穩定的心理背景,它對人所進行的各種活動有着影響作用。它是個性心理特徵存在的直接狀態,是心理過程向個性心理特徵轉化的中間過渡環節。
5.自我調節系統以自我意識爲核心,包括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觀念、自我評價等認識成分,以及自我體驗、自尊、自信、自豪等情感成分和自我監督、自我命令、自我控制等意志成分。
由於自我意識能夠使人意識到自己的個性心理傾向和個性心理特徵,所以他能對各種心理成分進行調節和控制,使個性成分成爲完整的結構系統。這種結構是個性的廣義結構,狹義的結構僅包括個性心理特徵和個性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