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毒 中醫學 利溼行水 中藥學
gàn chán pí
toad ski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幹蟾皮爲中藥名,出自《藥筱啓祕》。爲《本經逢原》記載的蟾蜍皮之處方名[1]。
蟾蜍皮、癩蟆皮、幹蟾皮、蛤蚆皮[2]
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皮[2]。
辛,涼,有小毒[2]。
清熱解毒,利水消脹[2]。
1.治慢性氣管炎,瘰癧,疳積腹脹。現用治腫瘤。煎服:3~6g[2]。
2.治癰疽腫毒。用活蟾皮敷貼,或焙乾研末調敷[2]。
蟾蜍皮的特殊成分,一般與蟾酥相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