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概述
頑固性青光眼手術的成功率僅有11~52%,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仍是濾過部位的瘢痕化。眼內導管植入引流術是將一種人工設計的引流裝置植入前房或後房,通過擴散裝置,將房水直接引流到結膜囊下或筋膜囊下。根據導管有無閥門將植入引流裝置分爲兩大類:
1.無閥門的導管植入引流裝置 主要包括Molteno導管,Bearveldt導管和Optimed調節器。Optimed眼壓調節器,全長18mm,包括一個PMMA管(內徑0.38mm,外徑0.76mm)和一個壓力調節器(由180~200條內徑爲0.06mm的微通道組成),它通過這些微通道本身的阻力來調節房水的引流,以達到調節眼壓的目的。
2.有閥門的導管植入引流裝置 包括Krupin閥門和Ahmed閥門。Krupin閥門是由三部分組成:①進液管:爲醫用硅膠管,外徑0.58mm,內徑0.38mm,長20mm。②硅膠盤:13mm×18mm,具有高1.75mm的側壁,盤的表面凸度接近眼球表面的曲度。③在硅膠管的遠端,有一個由水平和垂直裂隙形成的單向壓力敏感閥,當眼壓超過8~10mmHg時,閥門開放,房水流出。
8 手術步驟
爲操作方便一般選擇顳上象限做植入部位,特殊情況爲避免過多的結膜瘢痕,也可選擇鼻上和顳下象限。
1.在所選象限的兩條肌肉之間做以穹隆爲基底的結膜瓣,分離結膜下組織,充分暴露鞏膜直到允許植入盤放置後盤的前緣距角鞏緣10mm。
2.用5-0~8-0的不吸收尼龍線將植入盤的固定孔縫合固定在淺層鞏膜上。
3.在同一區域角鞏膜緣制作用於覆蓋硅膠管的6mm×6mm 1/2厚度的鞏膜瓣,以保護進液管。
4.用7號注射針頭在鞏膜瓣下的角鞏緣處穿刺進入前房,退出後向前房注入少許黏彈劑,調整進液管長度將進液管順切口伸入前房。一般進液管進入前房約2mm,導管斜面朝向內皮面,以減少虹膜、玻璃體或纖維滲出堵塞的機會。注意導管不要與角膜內皮相接觸。
5.縫合淺層鞏膜瓣以防植入管暴露。縫合結膜,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和慶大黴黴素(圖8.7.7-1~8.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