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磁療法

醫療技術名 鍼灸學 耳穴名 中醫學 耳針療法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ěr xué cí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Auricular point magnetotherap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耳穴磁療法是利用磁場耳穴上的作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常選用500高斯0.4釐米大的恆磁體,放在選好的耳穴上和耳背相應位置上,用膠布固定。每次敷3~5日,兩耳交替使用。可用於治療頭痛脅痛咳嗽哮喘等。[1]

耳穴磁療法多采用磁珠貼敷,磁珠的直徑爲l~3毫米,磁場強度一般爲200~500高斯或1000高斯以上。探準耳穴敏感點後,將磁珠放在膠布中央,直接貼在耳穴上即可。一般每次只貼一耳,5~7天后換貼另一耳,每次磁珠不超過4粒,以免磁場相互干擾。有時爲了減少磁珠直接作用皮膚所產生的副作用,可先用薄層脫脂棉將磁珠包起來,然後固定於局部耳穴。對於皮膚病及痛症,可先按埋針法皮內針埋在耳穴內,而後在針柄上敷以一粒磁珠並用膠布固定,使磁場通過針體導入,給予較長時間的刺激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3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