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靈活性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òng zuò líng huó xìng

2 註解

動作的迅速、準確和協調等特徵叫做動作靈活性。它包括動作的速度、動作和頻率兩個方面,前者指肢體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距離,取決於動作方向或動作的軌跡特徵,是衡量動作靈活性的指標之一;後者指操作者動作時所能達到的頻率,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動作所重複的次數。動作的頻率人體動作的部位、動作的持續時間、動作的習慣以及操縱裝置的形狀、種類和尺寸等因素有關。譬如,以人體各部位的最大頻率而言,手指動作每分鐘爲204~406次,手爲360~431次,前臂爲190~392次,上臂爲99~344次,腳爲300~378次,腿爲330~406次。人的動作靈活性還與人的某些生物力學特性有關。人體的較短部位的動作就比較長部位的動作靈活,較輕部位的動作比較重部位的動作靈活,體積較小部位的動作比體積較大部位的動作靈活。所以在考慮動作靈活性時,還應按生物力學的特性進行人體慣性特點的比較和估算,利用這些特點可以研究和模擬人體各部位的運動狀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