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別名
迪皮特朗攣縮手術;Dupuytren攣縮手術;operation for contracture of palmar fascia;operation for palmar aponeurosis contracture
5 概述
掌腱膜攣縮是掌腱膜的全部或部分由於組織增殖增厚、收縮使手的掌指關節及近節指間關節屈曲攣縮爲特點的手部畸形。掌腱膜是由於手部深筋膜淺層增厚而成,呈倒三角形,近端與腕橫韌帶的遠側相連,並有部分纖維與掌長肌腱連接(圖3.9.4.4-1,3.9.4.4-2)。掌腱膜分爲三部分,兩側部較弱分別覆蓋於大、小魚際上形成魚際筋膜及小魚際筋膜,中央部對掌骨小頭呈放射狀和指屈肌腱方向一致,與相應手指的腱鞘及掌指關節的側副韌帶相融合稱爲腱前束。掌腱膜的掌面有垂直纖維與手掌皮膚緊密相連,特別在掌指屈曲橫紋處更明顯。掌腱膜的大部分纖維爲縱行,接近掌骨小頭深層有橫形纖維相連,形成掌淺橫韌帶。掌腱膜向遠端延伸至每個手指分成三束,一爲中央束達手指全長,位於指掌側中央與皮膚相連,兩側束與屈肌纖維鞘管、骨膜及關節囊相連。但不至遠側指間關節。
掌腱膜攣縮的病因尚不清楚。Skoog指出本病有家族史,肯定有遺傳性,一家中常有數人或在幾代中發病。某些疾病如內分泌紊亂、類風溼、酒精中毒、糖尿病等常伴有掌腱膜攣縮。外傷和本病關係不甚大。
掌腱膜攣縮者主要是掌腱膜呈增殖性變化,結締組織增生,最明顯的部位是遠端掌橫紋處皮膚出現皺褶,局部皮膚漸失去原有彈性,變得粗厚硬韌與攣縮之掌腱膜緊密粘連,手指漸屈曲畸形,病變進程快慢不一。經常可發現的特點歸納如下:①掌腱膜內有皮下結節(nodule)或腱索(cord);②近節指間關節背側可有增厚的皮下纖維組織,形成指墊(Knuekle pads);③受累手指遠端掌橫紋處掌腱膜上的皮膚有固定的斑塊;④3%~5%的患者可有蹠腱膜攣縮即足底結節(plantranodule)(圖3.9.4.4-3);⑤有極少數病人可合併有陰莖海綿體筋膜纖維束增厚而致陰莖硬化。此病症狀特點突出,一般診斷並不困難,但尚應與一般瘢痕攣縮和先天性多發性關節攣縮症相鑑別。
8 手術步驟
8.1 1.掌腱膜皮下切斷術
是經皮下切斷掌腱膜,手術簡單破壞性小,適用於手掌內腱膜線狀攣縮的病人。但低於遠端掌橫紋或在手指內的攣縮病人,不要用盲目皮下切斷法以免傷及指血管、神經。術中可用11號或15號手術刀片,由小魚際皮膚平行刺入,刀片進入皮膚與攣縮帶之間,小心行皮下剝離,分開兩者之間的粘連,然後被動伸直患指,用刀刃切斷攣縮帶直至患指屈曲被矯正。切斷攣縮帶時,刀片不要反覆行拉鋸動作,以免傷及深部重要組織(圖3.9.4.4-4)。
8.2 2.掌腱膜部分切除
適用於攣縮累及縱行纖維並波及單個手指伴有近節指間關節攣縮者,或用於老年患者。可行Z形或W形切口,切除部分攣縮的掌腱膜,並將增厚的縱行纖維切除,保留掌腱膜的橫行纖維(圖3.9.4.4-5)。
8.3 3.掌腱膜全切除
即切除所有攣縮的掌腱膜,包括手掌部腱膜及其垂直與皮膚相連的纖維,掌骨兩側的纖維間隔以及進入手指的中央和兩側索條。手術可沿遠側掌橫紋行橫切口或L形切口(圖3.9.4.4-6)。沿皮下剝離,銳性解剖掀起皮瓣並保護皮緣,顯露整個掌腱膜後先切斷其近端,然後以血管鉗夾住斷端,用尖刀片仔細切除掌腱膜至指根部(圖3.9.4.4-7),應注意已變位的指神經及血管勿損傷。血管神經束周圍的纖維結締組織及屈指肌腱的纖維間隔亦應切除,但屈指肌腱鞘不需切開或切除。增厚的魚際肌膜及蚓狀肌膜也應切除。手指病變可另行切口切除,皮膚條件差可行植皮或Z形成形術(圖3.9.4.4-8)。
8.4 4.單指截指術
老年患者小指攣縮嚴重,行掌腱膜切除效果不好,也可考慮行單指截指術(圖3.9.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