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磯松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dà yè jī sōng

2 拼音名

Dà Yè Jī Sōnɡ

3 別名

補血草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白花丹科植物大葉補血草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monium gmelinii(Willd.)O.Kuntae[Statice gmelini Willd.]

採收和儲藏:夏、秋間採收,洗淨,曬乾

5 形態

大葉補血草,多年生草本,高20-70cm。除花萼外各部全無毛。根粗壯,少分枝。葉期生,蓮座狀;葉片長圓狀倒卵形、長橢圓形至卵形,長5-30cm,寬3-8cm,淡綠色或灰綠色,先端通常鈍或圓,基部漸窄成寬的葉柄;莖生葉退化成鱗片狀,棕褐色,邊緣成白色膜質。花序呈大型傘房狀或圓錐狀,花軸上部多次分枝;花集合成短而密的小穗,集生於花軸分枝頂,小穗通常2-3花;外苞長1-1.5mm,寬卵形,第1內苞長2-2.5mm;萼筒漏斗形,5房上位,花柱5,柱頭絲狀。蒴果,倒卵形,黃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鹽漬化的荒地上、鹽土上。

資源分佈分佈於新疆北部。

7 化學成份

根含各種黃酮體楊梅樹皮甙(myricetrin),芸香甙(rutin0,楊梅樹皮鼠李葡萄糖甙(myricetin rhamnoglucoside),楊梅樹皮素(myricetin),異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楊梅樹皮甲醚(myricetin monomethyl ether),四羥基黃酮(tetrahydroxyflavone)。另含花白素縮合鞣質,其成分中有花色素(cyanidol)、花色素李糖甙(cyanidol rhamnoside),飛燕草素(delphinidol0和僞花色素鼠李糖甙(pseudocyanidol rhamnoside)。

8 性味

味甘;性平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11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