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carbuncle of chest center[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anzhong carbuncl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carbuncle between breast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膻中發疽爲病名[1]。出《證治準繩·瘍醫》卷三。即膻中疽[1]。
膻中疽(carbuncle of chest center[2])爲病名[2]。出《證治準繩·瘍醫》卷三。膻中疽又稱膻中發疽、膻中發[2]。是指生於膻中穴部位的有頭疽[3][3]。
6 膻中發疽的治療
7 關於有頭疽
有頭疽((headed) carbuncle)爲病名[4]。是指生長於肌膚間,以局部初起皮膚上有粟粒膿頭,紅腫熱痛,易向深部及周圍擴散,膿頭相繼增多,潰爛後狀如蓮蓬蜂窩爲主要表現的急性化膿性疾病[4]。因其初起患部即有單個或多個白色粟米樣的瘡頭而得名[4]。其特點是局部初起皮膚上即有粟粒樣膿頭,鍁熱紅腫疼痛,易向深部及周圍發生擴散,膿頭亦相繼增多,潰爛之後狀如蜂窩。以中老年患者多發,尤其是消渴病患者多見,易出現內陷之證。《外科理例·瘡名有三》雲:“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覺癢痛,觸着其痛應心,此疽始之發兆……”本病根據患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病名,如生於項部的,名腦疽、對口疽、落頭疽;生於背部的,名發背、搭手;生在胸部膻中穴處的,名膻中疽;生於少腹部的,名少腹疽。但其病因、症狀和治療基本相同,故合併論述。
由於形態和發病部位不同,有頭疽名稱各異,如蜂窩發、蜂窩疽、蓮蓬髮、發背、搭手、背疽、腦疽、腦後發等[4]。
有頭疽好發於中、老年人,多發於項後、背部。相當於西醫的癰[4]。
詳見有頭疽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