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國中草藥彙編》:蛋不老
2.1 拼音名
Dàn Bù Lǎo
2.2 別名
白花蛋不老
2.3 來源
大戟科地構葉屬植物瘤果地構葉Speranskia cantoniensis (Hance) Px et Hoffm.,以全草入藥。秋季採集全草,曬乾。
2.4 性味
辛,平。
2.5 功能主治
祛風去溼,活血調經,止痛。用於感冒,虛勞咳嗽,淋巴結結核,風溼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白帶。
2.6 用法用量
0.5~1兩。
2.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蛋不老
3.1 出處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3.2 拼音名
Dàn Bù Lǎo
3.3 英文名
all-grass of Canton Speranskia
3.4 別名
黃雞膽、矮五甲、地構葉、白花蛋不老、地胡椒、六月雪、仁砂草。
3.5 來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eranskia cantoniesis (Hance)Pax et Hoffm.[Argyrothamnia cantoniensis Hance;S.henryi Oliv.]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洗淨,鮮用或曬乾。
3.6 原形態
廣東地構葉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40-60cm。莖直立,少分枝,全株密被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0.8-2cm;葉片卵狀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鈍圓或寬楔形,長2-7cm,寬1-7cm,邊緣有稀鈍齒,上面被毛或近無毛,下面被毛,沿脈最多。總狀花序項生或腋生;花單性,雌雄同序;雄花位於花序上部,每一苞片內着花3朵,花梗被白色柔毛,花萼5,披針形,綠色,被毛;花瓣5,淡黃色,雄蕊10;雌花着生於花序下部,花萼較狹,子房3室,花柱3,2裂。蒴果,表面有瘤狀突起。種子球形,表面粗糙。花期5-7月,果期7-9月。
3.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低山區的樹蔭下、草叢中及河流兩岸溝邊。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3.8 性味
苦;平
3.9 歸經
肺;肝;大腸經
3.10 功能主治
祛風溼;通經絡;破瘀止痛。主風溼痹痛;症瘕積聚;瘰癧;疔瘡腫毒;跌打損傷
3.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3.12 各家論述
1.《四川常用中草藥》:祛風溼,通經絡,消堅塊,活血,止痛。治腹中包塊,淋巴結結核,風溼骨痛,虛癆咳嗽,瘡毒腫瘤。
3.13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