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強度

鍼灸學 中醫學 刺法灸法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ì jī qiáng dù

2 英文參考

stimulus intensit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timulation intensit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刺激強度(stimulation intensity)指針灸治療時給予患者刺激量[1]。分強刺激中刺激弱刺激三種[2]。主要由手法輕重、刺入的淺深、針身的粗細、刺激頻率的快慢和持續時間的久暫等方面所決定[2]。即重、深、粗、多、快、久等構成了強刺激;輕、淺、細、少、慢、暫等構成了輕刺激;介於兩者之間的稱爲中刺激[2]。不同的刺激強度對機體可產生不同的效應,不同病員對同樣強度的鍼灸刺激反應也有所差異[2]。所以,鍼灸治療時,要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靈活地掌握好適當的刺激強度[2]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2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