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Dioscorea nipponica,Japanese yam rhizom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RhizomaDioscoreaeNippponicae
(英)Japan Yam Rhizome
來源 爲薯蕷科植物穿龍薯蕷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的根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根莖橫走,栓皮呈片狀脫落,斷面黃色。莖左旋,無毛。葉互生,掌狀心形,變化較大,長8~15cm,寬7~13cm,邊緣作不等大的三角狀淺裂、中裂或深裂,至頂生裂片較小,全緣。花單性異株,穗狀花序腋生;雄花無柄,花被6裂,雄蕊6;雌花常單生,花被6裂。蒴果倒卵狀橢圓形,有3寬翅。種子每室2枚,生於每室的基部,四周有不等寬的薄膜狀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於山坡林邊、灌木林下及溝邊。主產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
採製 春、秋季採挖,挖取根莖,除去鬚根、外皮(栓皮),曬乾。
性狀 根莖呈圓柱形、類圓柱形,稍彎曲,有指狀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3~1.5cm。表面棕色或黃色,兩側散生須狀細根或細根斷痕。質堅硬,斷面平坦,白色或類白色,粉性。氣微,味苦澀。
性味 性溫,味甘、苦。
3 穿山龍藥典標準
3.1 品名
Chuanshanlong
DIOSCOREAE NIPPONICAE RHIZOMA
3.2 來源
本品爲薯蕷植物穿龍薯蕷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採挖,洗淨,除去鬚根及外皮,曬乾。
3.3 性狀
根莖呈類圓柱形,稍彎曲,長15~20cm,直徑1.0~1.5cm。表面黃白色或棕黃色,有不規則縱溝、刺狀殘根及偏於一側的突起莖痕。質堅硬,斷面平坦,白色或黃白色,散有淡棕色維管束小點。氣微,味苦澀。
3.4 鑑別
(1)本品粉末淡黃色。澱粉粒單粒橢圓形、類三角形、圓錐形或不規則形,直徑3~17μm,長至33μm,臍點長縫狀。草酸鈣針晶散在,或成束存在於黏液細胞中,長約至110μm。木化薄壁細胞淡黃色或黃色,呈長橢圓形、長方形或棱形,紋孔較小而稀疏,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7~56μm,紋孔細密,橢圓形。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3mol/L鹽酸溶液20ml使溶解,置水浴中加熱水解30分鐘,放冷,再加入三氯甲烷30ml,加熱迴流15分鐘,濾過,取三氯甲烷液蒸乾,殘渣加三氯甲烷-甲醇(1:1)的混合溶液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薯蕷皁苷元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含量測定]項下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20:0.2)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10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5 檢查
3.5.1 水分
不得過12.0%(附錄Ⅸ H第一法)。
3.5.2 總灰分
不得過5.0%(附錄Ⅸ K)。
3.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X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65%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20.0%。
3.7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3.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水(55:45)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03nm。理論板數以薯蕷皁苷元計算應不低於3000。
3.7.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薯蕷皁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即得。
3.7.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0.25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精密加入65%乙醇25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120W,頻率40kHz)30分鐘,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3.7.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薯蕷皁苷(C45H72O16)不得少於1.3%。
3.8 穿山龍飲片
3.8.1 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本品呈圓形或橢圓形的厚片。外表皮黃白色或棕黃色,有時可見刺狀殘根。切面白色或黃白色,有淡棕色的點狀維管束。氣微。味苦澀。
3.8.2 鑑別、檢查、浸出物、含量測定
同藥材。
3.8.3 性味與歸經
甘、苦、溫。歸肝、腎、肺經。
3.8.4 功能與主治
祛風除溼,舒筋通絡,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用於風溼痹病,關節腫脹,疼痛麻木,跌撲損傷,閃腰岔氣,咳嗽氣喘。
3.8.5 用法與用量
9~15g,也可製成酒劑用。
3.8.6 注意
3.8.7 貯藏
置於乾燥處。
3.9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