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療法與超聲波藥物導入療法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āo shēng bō liáo fǎ yǔ chāo shēng bō yào wù dǎo rù liáo fǎ

3 適應

超聲波療法與超聲波藥物導入療法適用於軟組織扭、挫傷落枕、粘連、勞損瘢痕組織、注射後硬結、凍傷凍瘡,乳腺炎、肢體潰瘍頸椎病肩關節周圍炎腱鞘疾病(腱鞘炎、狹窄或囊腫),肌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骨關節病脊柱炎,腰椎間盤突出症半月板損傷髕骨軟化症骨折前列腺炎附睾淤積症,陰莖硬結,冠心病,腦血管痙攣、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腦血管意外後遺症,腦外傷神經根炎、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灼性神經痛,幻肢痛,雷諾病帶狀皰疹瘙癢症蕁麻疹硬皮病玻璃體混濁視網膜病變鼻竇炎、乳突炎、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症,慢性盆腔炎輸卵管閉塞等。

國內還有用超聲藥物直流電導入治療慢性肝炎的報道。國外還有用超聲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結核性胸膜炎的報道。

4 禁忌

活動肺結核,嚴重支氣管擴張,化膿性炎症血栓性靜脈炎敗血症,持續性高熱出血傾向,消化道大面積潰瘍,嚴重心臟病的心區交感神經節及迷走神經部位,睾丸部、安裝心臟起搏器心臟支架的患者高度近視患者的眼部及其鄰近區,孕婦的腹和腰骶部,小兒骨骺,放射線或同位素治療期間及隨後的半年內,惡性腫瘤超聲治癌技術除外),皮膚破潰、有出血傾向等。

5 準備

1.超聲波治療儀  連續式或脈衝式(通斷比有1/2、1/5、1/10、1/20等)常用頻率:0.8MHz、1MHz、3.2MHz。聲頭直徑:有1cm、2cm、5cm等多種。

2.輔助設備  水槽(木材塑料陶瓷、鋁合金、不鏽鋼製成均可)、水袋、漏斗、聲頭接管、反射器等。

3.耦合劑  水、液體石蠟蓖麻油甘油按不同用途配製的乳劑(水、油、膠的混合物)、溶膠等。

4.治療前要向患者說明治療目的、方法注意事項,以充分取得患者的合作。

5.患者取合適體位,治療部位皮膚塗以接觸劑(油劑乳劑)。將聲頭置於治療部位或浸入水中後,接通電源,根據需要選用連續或脈衝輸出,調輸出至所需劑量,調好定時裝置。

6 方法

1.直接接觸法

(1)充分暴露患者治療部位,治療部位皮膚塗以耦合劑,將聲頭置於治療部位。

(2)告訴患者治療中應有的感覺,如酸脹、溫熱感。

(3)檢查儀器各旋鈕是否在“0”位或應在的位置,接通電源,根據需要選用連續或脈衝輸出,定時,調節輸出至所需劑量

(4)固定法(用於痛點穴位神經根和病變較小的部位):將聲頭以適當壓力固定於治療部位,超聲強度不得大於0.5W/cm2;時間3~5min;移動法:將聲頭緊密接觸治療部位並作緩慢往返或圓圈移動,聲頭移動速度以2~3cm/s爲宜,超聲強度不得大於1.5W/cm2

(5)治療中應詢問患者感覺,固定法治療時,如治療局部過熱或疼痛,應移動聲頭或降低強度以免發生燙傷。

(6)治療結束時,將超聲輸出調回“0”位,關閉電源,取下聲頭擦淨聲頭和皮膚上的接觸劑,並用75%乙醇塗擦消毒聲頭。

2.水下法

(1)將患者手足等凹凸不平的部位(如手指、足趾、腕、踝關節)與聲頭同時放入37~38℃的去氣水盆中,聲頭對準治療部位,距離皮膚1~5cm。

(2)接通電源,調節治療時間和輸出劑量。聲頭固定或做小範圍移動。

(3)治療結束時,將超聲輸出調回零位,關閉電源,取出聲頭,擦乾聲頭及治療部位。

3.輔助器法  有水枕、漏斗、接管、反射器、凹鏡及透鏡等。用於凹凸不平的體表及特殊部位,如眼等處治療。

(1)水袋法:將不含氣體的水袋置於體表不平的治療部位,水袋與皮膚及聲頭之間均塗耦合劑,以適量壓力將聲頭壓在水袋上,一般按直接接觸的固定法進行治療。

(2)漏斗法:也用塑料等材料製成漏斗,內盛去氣水,將小口置於治療部位,聲頭放入大口內,以治療小部位病變;

(3)反射器法:在水下治療時用反射器,以改變聲束的投射方向,用以治療聲頭不易直接投射的部位。

4.超聲藥物透入療法  將所需藥物充分混入耦合劑中或以藥物乳劑作爲耦合劑治療,操作與直接接觸法相同。

5.治療結束,將聲頭拭淨,並用75%乙醇擦拭消毒

6.每次治療8~20min,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爲1療程。治療中應詢問患者反應,如有不適,應及時處理。

7.脈衝超聲操作方法同連續超聲治療,一般劑量可稍大,時間可稍長(頭顱及眼等部位例外)。

8.常用方法舉例

(1)膝關節炎治療法:膝關節區移動法,0.6~1.3W/cm2,每次10~15min,1/d。10~12次爲1療程。

(2)腦出血後遺症治療法:癱瘓肢體對側相應腦損害區顱外,移動法,0.75~1.25W/cm2,每次10~20min,1/d。

(3)慢性盆腔炎治療法:腰骶及下腹部,移動法,0.6~1.2W/cm2,每次8~12min,1/d。

7 注意事項

1.聲頭不可空載,以防損壞晶體。治療時聲頭必須通過耦合劑緊密接觸皮膚,或置在水中,方可調節輸出。

2.耦合劑應塗布均勻,聲頭應緊貼皮膚,不得有任何細微間隙;水下法皮膚上不得有氣泡。

3.水袋法與水下法所用的水必須是經過煮沸的水,冷卻後緩慢灌注,以免激起水泡,使氣泡進入到水中。

4.進行胃部治療前,患者需飲開水300ml,取坐位治療。

5.移動法治療時勿停止不動。治療時電線不得捲曲或扭轉。注意保護聲頭,切勿碰撞。

6.固定法治療時或皮下骨突部位治療時,超聲波強度宜小於0.5W/cm2

7.超聲藥物透入時,禁用患者過敏和對聲頭有腐蝕的藥物,慎用對皮膚刺激藥物

8.操作人員不得直接手持聲頭,聲頭握柄上要用網套保護或操作人員戴好手套。

9.注意機器和聲頭的散熱,如過熱應暫停一段時間,再繼續使用。

10.不同疾病及部位治療,劑量應嚴格掌握,按醫囑執行。

11.超聲治療機連續工作1~2h後,應休息10~20min。

12.超聲頭把柄如無保護膠層,操作者應戴雙層手套。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