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Chanlong Dingchuan Heji
3.2 標準編號
WS3—B—4048—98
3.3 處方
麻黃 蟾蜍 地龍 五味子 補骨脂 淫羊藿 桂枝 紅參 黃芪 當歸 白芍 陳皮 清半夏 杏仁 乾薑 豬膽汁 炙甘草 桔梗 紫蘇葉
3.4 製法
以上十九味,除豬膽汁、乾薑、蟾蜍外,人蔘、地龍洗淨,酌予碎斷,與其餘麻黃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二次各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與原藥材等量時備用。取蟾蜍,酌予碎斷,與豬膽汁、乾薑加水煎煮三次,每次 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與上述備用液合併,濃縮至與原藥材等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0%,靜置36小時,吸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另取甜菊甙0. 77g、苯甲酸鈉 3g,以少量蒸餾水溶解後,加入上述藥液中,加水至總量爲1000ml,攪勻,冷藏24小時,吸取上清液,灌封,即得。
3.5 性狀
本品爲棕紅色的澄清液體;味苦。
3.6 鑑別
(1)取本品10ml於試管內,強烈振搖後產生泡沫,10分鐘內不消失。
(2)取本品10ml,置分液漏斗中,用濃氨溶液調 pH值至12,用氯仿振搖提取3次,每次10ml,合併氯仿液,用稀鹽酸(3→10)調 pH值至 1,振搖,分取酸水層,置水浴上蒸乾,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濾過,取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鹽痠麻黃鹼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 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 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10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爲粘合劑的硅膠 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濃氨試液(10:2:0.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0.3%茚三酮正丁醇溶液—醋酸(19:1)的混合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7 檢查
相對密度 應不低於1.04(附錄 Ⅶ A)。 pH值 應爲4.0~6.0(附錄 Ⅶ G)。 其他 應符合合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 I J)。
3.8 功能與主治
散寒化痰,補肺益腎,止咳定喘。用於肺腎氣虛性慢性支氣管炎,虛寒性支氣管哮喘,痰白多沫。
3.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3.10 注意
肺熱陰虛引起的肺燥性咳喘患者忌服。服藥期間應忌菸酒。服用時搖勻。
3.11 規格
每瓶裝100ml
3.12 貯藏
內蒙古自治區藥品檢驗所 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