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刺蛾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chá cì é

2 註解

刺蛾類害蟲屬鱗翅目刺蛾科,爲害茶樹的多達幾十種。成蟲體肥壯,全體密生絨毛和厚鱗粉,大多黃褐或暗灰色,少數問有鮮綠色,前翅靠近外緣常有l~2條斜紋。幼蟲體扁,橢圓形或稱紙菸形,體上有4列毒刺,俗稱“火辣子”、“癢辣子”。少數種類無刺。頭小收縮在前胸下,足短小退化。化蛹前結石灰質硬繭殼。幼蟲棲居葉背取食,幼齡幼蟲取食下表皮和葉肉,留下枯黃半透膜,中齡以後咬食葉片成缺刻,常從葉尖葉基鋸食,留下平宜如刀切半截葉片。幼蟲食性,是茶樹、果樹等經濟作物上的一大類重要害蟲。

3 茶刺蛾形態特徵

茶刺蛾成蟲體長約14毫米,翅展約20毫米,體翅 灰褐色。前翅從前緣至後緣有3條不明顯的暗褐色波狀斜紋。卵橢圓形,扁平,單產。幼蟲成熟時體長25~30毫米,長橢圓形,前端略大,背面稍隆起,黃綠至灰綠色。體前端背中有一個紫紅色向前斜伸的角狀突起,體背中部和後部還各有一個紫紅色斑紋。體側沿氣門線有一列紅點。低齡幼蟲無角狀突起和紅斑,體背前部3對刺、中部1對刺、後部2對刺較長。繭卵圓形,暗褐色,結繭在土下。

4 茶刺蛾發生規律

在湖南、江西等省一年發生3代,以老熟幼蟲在茶叢根際落葉和表土中結繭越冬。三代幼蟲分別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盛發。且常以第2代發生最多,爲害較大。成蟲日間棲於茶叢內葉背,夜晚活動,有趨光性。卵單產,產於茶叢下部葉背。幼蟲孵化後取食葉片背面成半透膜枯斑,以後向上取食葉片成缺刻。幼蟲期一般長達22~26天。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