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芭蕉油
2.1 出處
2.2 拼音名
Bā Jiāo Yóu
2.3 別名
芭蕉汁(《衛生雜興》),芭蕉樹水(《中級醫刊》(5):57,1959)。
2.4 來源
爲芭蕉科植物芭蕉莖中的液汁。於莖幹近根部切一直徑約5釐米的小孔,即有灰黑色之液汁滲出,插以導管,引流入容器供用。或以嫩莖搗爛絞汁亦可。
2.5 原形態
2.6 性味
②《綱目》:"甘,冷,無毒。"
2.7 功能主治
清熱,止渴,解毒。治熱病煩渴,驚風,癲癇,高血壓頭痛,疔瘡癰疽,湯火傷。
②《本草圖經》:"治暗風癇病,涎作暈悶欲倒者,飲之得吐便瘥。"
④《貴州民間方藥集》:"治中耳炎。"
⑤《四川中藥志》:"內服一小碗治紅絲疔瘡;外擦腦頂,治高血壓頭痛。"
2.8 附方
①小兒截驚:芭蕉汁、薄荷汁,煎勻,塗頭頂(留囟門)、塗四肢(留手足心)。(《衛生雜興》)
②治中耳炎:用竹筒斜插在芭蕉莖上,取莖內流出的汁滴入耳心,一日三、四次。(《貴州草藥》)
2.9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