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凹樸皮
2.1 出處
2.2 拼音名
āo Pǔ Pí
2.3 來源
2.4 原形態
鵝掌楸,又名:馬褂樹、雙飄樹。落葉喬木,高達15米。樹皮黑褐色,縱裂。葉互生;呈馬褂狀,長4~18釐米,寬5~20釐米,頂端平截或微凹,基部圓形或淺心形,每側邊緣中部凹入形成2裂片,裂片先端尖或鈍尖;葉柄細,長4~8釐米。花單生於枝頂,杯狀,外面綠色,內部黃色;萼片3,開展;花瓣6,直立,長3~4釐米;雄蕊多數,花絲長約5毫米,花葯外向;心皮多數,覆瓦狀排列於紡錘形的花托上。聚合果黃褐色,卵狀長圓錐形,長7~9釐米,由具翅的小堅果組成,小堅果含種子1~2粒。花期5月。果期9~10月。
2.5 生境分佈
野生於山谷林內或陰坡水溝邊;或栽培作觀賞。分佈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地。
2.6 功能主治
2.7 用法用量
以幹樹皮一兩,加芫荽、山油麻(陰行草)各五至六錢,老薑三片,甘草三錢,水煎,衝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2.8 備註
本植物的根(鵝掌楸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2.9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