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又稱“僵人”綜合徵。
4 臨牀表現
特徵爲慢性起病逐漸進展的持續性全身肌強直,突然刺激後激惹,睡眠後放松。
男性佔70%,起初多爲軀幹肌肉發作性疼痛和緊束感,數週或數月內累及四肢,逐漸發展爲影響隨意運動的持續性肌強直,程度可變。睡眠時可消失,可由躁音、情緒變化、突然運動等誘發陣發性痛性痙攣。可持續數分鐘,並伴不安、心悸、血壓增高等。感覺和智力不受影響。用琥珀酰膽鹼、箭毒、南美防已鹼等神經肌肉傳導阻滯劑後,持續性肌強直減輕或消失,普魯卡因阻斷末梢神經或丁卡因椎管內麻醉後肌強直減輕。肌電圖安靜狀態下可見持續性放電,個別動作電位無異常,僅有時間縮短。
5 鑑別診斷
(一)強直性肌病(myotonia myopathy) 爲原因不明的一組肌肉疾病,一般認爲肌強直的發生直接與肌細胞膜結構和運動功能異常有關。臨牀特徵爲骨骼收縮後仍繼續收縮而不能放鬆;電刺激、機械劑激時肌肉興奮性升高;重復骨骼肌收縮或重複電刺激後骨骼肌鬆弛,症狀消失;寒冷環境中強直加重,肌電圖檢查呈連續的高頻後放電現象。切斷運動神經根和箭毒、阿托品等肌肉注射均不影響肌強直的發生。
(二)帕金森綜合徵(parkinsonism) 分原發性或腦炎、一氧化碳及藥物中毒等引起的繼發性病變。臨牀特徵爲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強直是由於錐體外系性肌張力增高,促動肌和拮抗肌的肌張力都有增高,病人出現特殊姿勢,手不能做精細動作,慌張步態,面具臉,多診斷不困難。
(三)肝豆狀核變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的家族性疾病。常侵犯兒或青年人,臨牀上表現進行性加劇的肢體震顫、肌強直、構音困難、精神改變、肝硬化及角膜色素環等症狀。尿銅量增高,血清總銅量和銅藍蛋白量降低,血清銅氧化酶活性降低。
(四)裏吉氏病(Satoyoshi diease) 特徵爲進行性痛性痙攣、毛髮脫落和無月經等內分泌失調、腹瀉、糖代謝異常,有時見骨骺線破壞等骨關節病變以及發育障礙。病變進展時全消化道粘膜萎縮性改變,有時見胃腸道息肉樣隆起,但早期X線檢查消化道無顯著異常。
(五)Lssacs-Mertens氏綜合徵 又稱肌纖動多汗綜合徵、神經性肌強直。兒童、成人均可起病,病程漸進,主要表現爲持續性肌顫搐與強直性肌痙攣,重者肌痙攣致痛,並有全身過度出汗、肌肉持續收縮多在肢體遠端,以後影響近端、軀幹與面肌。休息、睡眠、硬膜外或全麻時,病肌肌電圖仍顯示持續放電、箭毒、笨妥英鈉或酰胺咪嗪可抑制肌纖動和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