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可用于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肌肉萎缩,了解神经损伤的程度、部位和再生的情况,帮助制定正确的神经肌肉康复治疗计划,作为康复训练中的肌肉作用、力量和疲劳的指导。操作名称:肌电图检查适应证:肌电图检查适用于:1.肌源性疾病废用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先天性肌强直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等。
-
GBZ/T 247—2013 职业性慢性化学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A.1某些外源性化学物,因选择性损害神经系统或以神经系统作为主要靶器官之一被称之为神经毒物。其放置部位无论远端点或近端点皆应放在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时引出最大诱发电位的部位,检查腓肠神经时记录电极置于小腿后侧距刺激电极14cm处。
-
神经-肌电图
神经-肌电图的定义:广义肌电图包括常规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检测(NCS)、重复神经电刺激(RNS)、F波、H反射、瞬目反射(BR)、单纤维肌电图(SFEMG)、运动单位计数、巨肌电图等。c)针电极检查会有疼痛等。b)正中神经:近端刺激点置于肱骨内上髁上方,远端刺激点在腕横纹中点,记录电极置于手拇短展肌;
-
神经-肌电图
神经-肌电图的定义:广义肌电图包括常规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检测(NCS)、重复神经电刺激(RNS)、F波、H反射、瞬目反射(BR)、单纤维肌电图(SFEMG)、运动单位计数、巨肌电图等。c)针电极检查会有疼痛等。b)正中神经:近端刺激点置于肱骨内上髁上方,远端刺激点在腕横纹中点,记录电极置于手拇短展肌;
-
神经—肌电图
神经-肌电图的定义:广义肌电图包括常规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检测(NCS)、重复神经电刺激(RNS)、F波、H反射、瞬目反射(BR)、单纤维肌电图(SFEMG)、运动单位计数、巨肌电图等。c)针电极检查会有疼痛等。b)正中神经:近端刺激点置于肱骨内上髁上方,远端刺激点在腕横纹中点,记录电极置于手拇短展肌;
-
针极肌电图
现代化的肌电图仪还包括刺激器及叠加仪,可进行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电刺激、脑诱发电位检查。肌电图测定:对每一块肌肉进行肌电图检查,均应包括4个步骤。由于刺激点在神经干,阈值低,不疼痛,产生MUP振幅大,伪迹和动作电位起点清楚,但多杂有运动纤维的成分,而顺行法为纯感觉电位,但波幅较低。
-
先天性副肌强直症
疾病别名Eulenberg病,先天性副肌强直疾病代码ICD:G71.1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先天性副肌强直症特点是在寒冷程度尚不足以影响正常人活动的情况下,发生全身肌肉强直和无力,寒冷环境中肌肉连续收缩后症状加重,反常性肌强直尤为明显。2.萎缩性肌强直症本病发病年龄较晚,有肌萎缩、内分泌及营养障碍等可资鉴别。
-
腓总神经损伤
概述:腓总神经损伤为病症名。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自坐骨神经分出后,沿股二头肌内侧缘斜向外下,穿过腘窝外上方,到达股二头肌腱和腓肠肌外侧头之间,经腓骨长肌深面绕过腓骨颈,分为腓深神经及腓浅神经二终支。(4)在足背切口与小腿内侧切口之间做一皮下隧道,将胫后肌腱经皮下隧道拉至足背切口。
-
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疾病别名Shy-Drager综合征疾病代码ICD:I95.1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idiopathicorthostatichypotension)通常称为Shy-Drager综合征,是少见的原因不明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性变性疾病,中年男性多见。多数意见认为,本病可能为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自主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
-
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根据《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年)、《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2014年)、根据《2013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2013年)等。
-
前斜角肌综合征复发再手术
手术名称: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别名: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颈腋管近侧段为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远侧段为腋段,其分界为第1肋骨的外侧缘。颈肋,为常见原因,起自第7颈椎,游离端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评定内容包括:1、肌力评定2、感觉功能评定定3、关节活动范围评4、反射检查5、神经干叩击试验7、患肢周径评定8、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周围神经损伤。
-
Morton趾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Morton趾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同时,对此前印发的有关临床路径进行了整理。2.手术方式:肿物局部切口,神经瘤切除术。□血运观察: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尤其注意肿胀程度。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概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为病症名。本病神经系统病变范围弥散而广泛,主要是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常累及颅神经,有时也侵犯脊膜、脊髓,甚至脑部。属祖国医学“痿证”“痹证”范畴。一、脊髓灰质炎:起病时多有发热,肌肉瘫痪多为节段性且较局限,可不对称,无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和细胞均增多或仅白细胞计数增多。
-
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
手术名称: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别名: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颈腋管近侧段为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远侧段为腋段,其分界为第1肋骨的外侧缘。颈肋,为常见原因,起自第7颈椎,游离端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
手术名称: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别名: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颈腋管近侧段为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远侧段为腋段,其分界为第1肋骨的外侧缘。颈肋,为常见原因,起自第7颈椎,游离端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胸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
手术名称: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别名: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颈腋管近侧段为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远侧段为腋段,其分界为第1肋骨的外侧缘。颈肋,为常见原因,起自第7颈椎,游离端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胸廓出口综合症复发再手术
手术名称: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别名: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颈腋管近侧段为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远侧段为腋段,其分界为第1肋骨的外侧缘。颈肋,为常见原因,起自第7颈椎,游离端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复发再手术
手术名称: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别名: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颈腋管近侧段为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远侧段为腋段,其分界为第1肋骨的外侧缘。颈肋,为常见原因,起自第7颈椎,游离端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颈肋综合征复发再手术
手术名称: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别名: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颈腋管近侧段为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远侧段为腋段,其分界为第1肋骨的外侧缘。颈肋,为常见原因,起自第7颈椎,游离端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尺管综合征
概述:引起手部掌面尺侧疼痛的因素很多。病因:腕尺神经卡压最常见的病因为结节性压迫。其远端的裂孔由源自小指展肌和小指屈肌组成的纤维弓构成,将豌豆骨与钩骨连接在一起。由于神经的运动和感觉支均在此区内,因此,临床表现既有尺神经支配区手内肌肌力减弱或萎缩,又有小鱼际掌侧和尺侧1个半手指掌侧的感觉变化。
-
僵人综合症
概述:僵人综合征(stiffmansyndrome,SMS)是中枢神经一种少见的以躯体中轴部位为主的肌肉波动性、进行性僵硬伴阵发性痛性痉挛为特征的疾病。相关药品: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氧、γ-氨酪酸、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巴氯芬、丙戊酸钠、巴比妥相关检查:谷氨酸、胰岛素、儿茶酚胺、尿肌酸
-
僵体综合征
概述:僵人综合征(stiffmansyndrome,SMS)是中枢神经一种少见的以躯体中轴部位为主的肌肉波动性、进行性僵硬伴阵发性痛性痉挛为特征的疾病。相关药品: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氧、γ-氨酪酸、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巴氯芬、丙戊酸钠、巴比妥相关检查:谷氨酸、胰岛素、儿茶酚胺、尿肌酸
-
胫后神经损伤
概述:胫神经自坐骨神经分出后垂直下行,在腘窝中线下行至腘肌下缘,进入比目鱼肌的深面,成为胫后神经。胫后神经损伤的并发症:胫后神经损伤可出现弓状足,爪状趾和足底溃疡。肌电图检查可确诊。腘窝部胫神经的显露(图1):俯卧体位。(2)将切口前侧的大隐静脉及隐神经一并向前牵开,沿腓肠肌内缘切开致密的深筋膜。
-
进行性肥厚性间质性神经炎
四肢远端疼痛,感觉异常,痛温觉减退,位置觉、震动觉减退。4.肌电图检查可见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2.腓骨肌萎缩症:进行性肥厚性间质性神经炎发病年龄较进行性肥厚性间质性神经炎大,以下肢远端肌肉萎缩为主,在股中下1/3交界处以下变细,呈“仙鹤腿”,周围神经一般不肥大,可与本病鉴别。
-
前斜角肌切除术
手术名称:前斜角肌切断术别名:前斜角肌切除术;2.解剖: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通过颈腋管到达上肢。下界是第1肋骨;若臂丛神经受压,则传导速度减慢,胸廓出口综合征神经传导速度可降为32~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4.切断肩胛舌骨肌:如肩胛舌骨肌阻挡进路,可暂时予以切断。
-
僵人综合征
概述:僵人综合征(stiffmansyndrome,SMS)是中枢神经一种少见的以躯体中轴部位为主的肌肉波动性、进行性僵硬伴阵发性痛性痉挛为特征的疾病。相关药品: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氧、γ-氨酪酸、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巴氯芬、丙戊酸钠、巴比妥相关检查:谷氨酸、胰岛素、儿茶酚胺、尿肌酸
-
第1肋骨切除术
手术名称:第1肋骨切除术别名:第一肋骨切除术;firstcostectomy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7.9102关于胸廓出口综合征:1.定义:胸廓出口综合征是胸廓入口的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受压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压迫臂丛神经,发生颈肋综合综合征。
-
第一肋骨切除术
手术名称:第1肋骨切除术别名:第一肋骨切除术;firstcostectomy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7.9102关于胸廓出口综合征:1.定义:胸廓出口综合征是胸廓入口的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受压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压迫臂丛神经,发生颈肋综合综合征。
-
颈肋切除术
手术名称:颈肋切除术别名:颈肋切除手术;costaecervicalesresection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7.9101关于胸廓出口综合征:1.定义:胸廓出口综合征是胸廓入口的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受压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压迫臂丛神经,发生颈肋综合综合征。
-
颈肋切除手术
手术名称:颈肋切除术别名:颈肋切除手术;costaecervicalesresection分类:胸外科/胸壁手术/先天性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7.9101关于胸廓出口综合征:1.定义:胸廓出口综合征是胸廓入口的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受压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压迫臂丛神经,发生颈肋综合综合征。
-
股神经损伤
概述:股神经起自腰丛,由腰2、3、4神经前支后股组成,它由腰大肌外缘穿出,向下斜行于髂筋膜深面,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到达股筋膜鞘,在髂窝内发出髂肌支及腰大肌支,主干经腹股沟韧带深面、髂腰肌表面,由肌间隙进入股三角,位于股动脉的外侧。股前、内侧及小腿内侧感觉丧失,肌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
前斜角肌切断术
手术名称:前斜角肌切断术别名:前斜角肌切除术;2.解剖: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通过颈腋管到达上肢。下界是第1肋骨;若臂丛神经受压,则传导速度减慢,胸廓出口综合征神经传导速度可降为32~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4.切断肩胛舌骨肌:如肩胛舌骨肌阻挡进路,可暂时予以切断。
-
胸小肌综合征复发再手术
手术名称: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别名: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颈腋管近侧段为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远侧段为腋段,其分界为第1肋骨的外侧缘。颈肋,为常见原因,起自第7颈椎,游离端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肋锁综合征复发再手术
手术名称: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别名: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颈腋管近侧段为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远侧段为腋段,其分界为第1肋骨的外侧缘。颈肋,为常见原因,起自第7颈椎,游离端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过度外展综合征复发再手术
手术名称:胸廓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别名:胸腔出口综合征复发再手术;颈腋管近侧段为斜角肌三角和肋锁间隙,远侧段为腋段,其分界为第1肋骨的外侧缘。颈肋,为常见原因,起自第7颈椎,游离端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胸背痛者须与心绞痛鉴别,应做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麻醉和体位: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
单眼双下转肌麻痹
疾病名称:单眼双下转肌麻痹英文名称:doubledepressorparalysisofoneeye分类:眼科斜视特殊类型的麻痹性斜视ICD号:H49.8流行病学:单眼双上转肌麻痹临床上报道较少,无群体发病率报告,不过年龄以4~复视:后天性患者有复视存在而无弱视。上斜肌麻痹较重时,复视明显,患者采用一定程度的代偿头位以取得双眼单视。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疾病别名睡眠无呼吸综合症疾病代码ICD:G47.3疾病分类呼吸内科疾病概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apneasyndrome,SAS)是指夜间睡眠7h内,口或鼻腔气流持续停止10s以上,并超过30次者。实验室检查:清醒时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对CO2刺激产生的通气反应一般均正常。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自动调节CPAP呼吸机。
-
桡神经损伤临床路径(2016年版)
3.肌电图检查:有桡神经损伤的表现。3.术后复查肌电图满意。75g,每天二次□长嘱,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2.25g),每次250ml,每天二次□长嘱,注射用头孢替唑钠(0.75g),每次1.5g,每天二次□长嘱,5%葡萄糖注射液(100ml:5g),每次100ml,每天上午一次□长嘱,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0.25g),每次.
-
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路径(2016年版)
(3)凝血功能;3.术后复查肌电图满意。75g,每天二次□长嘱,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2.25g),每次250ml,每天二次□长嘱,注射用头孢替唑钠(0.75g),每次1.5g,每天二次□长嘱,5%葡萄糖注射液(100ml:5g),每次100ml,每天上午一次□长嘱,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0.25g),每次.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路径.
-
贝尔(Bell)面瘫
疾病名称:贝尔(Bell)面瘫: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贝尔面瘫是周围性面瘫中最常见的一种。④神经兴奋试验;①血管扩张剂,改善神经的血液供给,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活血素、敏使朗;以经络的走向来看,与足阳明胃经起于目内眦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及足厥阴肝经(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关系密切。
-
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颈椎病(非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4)颈椎正侧位X片;(3)肌电图检查。:1.颈椎病病情加重,康复治疗无效,需转入其他专科治疗。
-
Williams和Haddad法
手术名称:Williams和Haddad法分类:小儿外科/脑性瘫痪的手术/上肢及手部畸形的手术治疗/腕关节和手指屈曲畸形/屈肌-旋前圆肌起点松解术ICD编码:83.19概述:屈肌-旋前圆肌起点松解术Williams和Haddad法用于严重的腕关节和手指屈曲畸形的治疗。保留尺骨骨膜,从尺骨的全长松解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图12.38.5.3.2.2-6)。
-
Inglis和Cooper法
手术名称:Inglis和Cooper法分类:小儿外科/脑性瘫痪的手术/上肢及手部畸形的手术治疗/腕关节和手指屈曲畸形/屈肌-旋前圆肌起点松解术ICD编码:83.19概述:屈肌-旋前圆肌起点松解术Inglis和Cooper法用于严重的腕关节和手指屈曲畸形的治疗。病儿取仰卧位。保护尺神经至尺侧腕屈肌和到指深屈肌两个头的分支。
-
桡侧腕屈肌腱和指屈肌腱节段性延长术
手术名称:桡侧腕屈肌腱和指屈肌腱节段性延长术分类:小儿外科/脑性瘫痪的手术/上肢及手部畸形的手术治疗/腕关节和手指屈曲畸形ICD编码:83.85概述:桡侧腕屈肌腱和指屈肌腱节段性延长术用于腕关节和手指屈曲畸形的治疗。病儿取仰卧位。在肌肉肌腱接合部的近端腱膜上做横形切口,延长肌肉肌腱单位但保留其连续性。
-
横跨面部桡神经浅支移植术
2.周围性或中枢性面瘫发病后1年以内功能未得到恢复,或早期修复后1年效果不佳,面部表情肌尚未严重萎缩,估计面神经中枢侧断端已无法用于吻合,或没有再生希望。(3)形成上唇隧道:循拟作吻合的面神经分支向上唇方向做潜行分离,用长血管钳经上唇口 匝肌分离到面患侧鼻唇沟处,适当扩展后,隧道内填以纱布条止血。
-
横跨面部腓肠神经移植术
手术名称:横跨面部腓肠神经移植术别名:腓肠神经跨面移植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神经肌肉手术/神经移植术/横跨面部神经移植术ICD编码:04.601概述:腓肠神经是感觉神经,在小腿后面,走行表浅,行程长且束数适宜,易于切取,术后不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和并发症,是横跨面部神经移植术的最佳供体。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必要时0:00、3:00am等):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浆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并发症相关检查: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双下肢动脉血管彩超等。
-
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2016年版)
:根据《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2012年)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对症治疗可减轻患者病痛和改善生活质量。呼吸肌麻痹者须机械通气维持呼吸。2.药物治疗有条件者可服用利鲁唑等,也可服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E及辅酶Q10等,有疼痛者服用卡马西平、加巴喷丁。
-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5.对症治疗:痛性感觉异常患者可予卡马西平、加巴喷丁和苯妥英钠;6.康复治疗。(4)神经传导及体感诱发电位(SEP);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腰穿检查脑脊液分析;:1.维生素B12、甲钴铵或腺苷钴胺、叶酸。2.铁剂(缺铁性贫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