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chik手術

手術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手術治療 反流性食管炎的手術治療 胸外科手術 食管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Angelchikshǒu shù

2 英文參考

the angelchik prosthesis

3 手術名稱

Angelchik手術

5 分類

外科/食管手術/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手術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手術治療

6 ICD編碼

42.99

7 概述

是由Angelchik和Cohen於1979年所設計的,原理是將一硅橡膠制的領狀圓圈包繞食管胃連接部,以達到約束該部位和起抗反流作用。至今在全世界已施行25000例。

Angelchik圈爲一“C”形的領狀物,中空,壁厚0.4mm,內充硅膠,無色透明。外徑最寬處7.0cm,內徑爲2.5cm,兩端連有兩條繫帶作爲術中固定之用(圖5.6.4.1.5-1)。圈的外緣附有可透X線的標記物,可在放射線下顯示其位置。

8 術前準備

1.進行飲食療法、抗酸治療,睡眠時牀頭抬高20°,以使反流性食管炎處在穩定狀態。

2.術前糾正貧血及低蛋白血症狀態。

3.控制呼吸炎症,停止吸菸。

4.術前下胃管

9 麻醉體位

1.靜脈全麻,氣管內插管

2.平臥位

10 手術步驟

1.上腹正中或旁正中切口

2.切開膈食管膜,暴露食管下段及胃底賁門,如肝左葉阻礙術野暴露則可切斷肝三角韌帶

3.用左手示指插入食管後部,以直角鉗將Angelchik圈的繫帶牽出,使其套在食管腹段上,Angelchik圈的兩端對好後將繫帶食管前面打結繫牢,並以絲線縫合帶結,以防鬆脫,但結紮不可過緊。

11 中注意要點

正常情況下,植入的Angelehik圈應在食管下括約肌水平。膈裂孔缺損須予縫合,以防修復圈移位到胸內。然後做胃的前固定,即把胃底縫合在左側前腹膜上,最後縫合切口。如患者系Nissen手術後失敗的病例,原縫合之胃底摺疊部分不必拆除,在原有His角上方直接套一修復圈即可。如有食管狹窄,可在術中同時行探條擴張術。

12 併發症

1.修復圈打結鬆開,造成胃食管反流復發。

2.修復圈仍在食管下括約肌水平,但食管下括約肌與胃的上部經大而松的膈裂孔滑動到胸內。

3.修復圈從胃底滑下。

4.修復圈部位發生潰瘍,穿入胃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