尻骨

解剖学 针灸学 中医骨名 中医学 人体部位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kāo gǔ

2 英文参考

sacrum[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尻骨为骨名[1]尻骨尾骶骨[2]。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尾骶骨为骨名[3]。又名尻骨尾底骨、尾脊骨[3]尾骶骨人体部位名[4]。古称尻骨[4]。即骶骨尾骨的合称[4][4]。《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尾骶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宽下窄,上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曰八髎,其末节名日尾闾,一名骶端,一名橛骨,一名穷骨,俗名尾椿。”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6.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0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