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概述
骨骺及干骺端截骨术用于膝外翻与膝内翻的手术治疗。截骨术是矫正膝内、外翻畸形的主要术式,根据病因的不同,其手术适应证也不尽相同。截骨部位主要依据临床和X线片所见。一般膝内翻畸形常发生在胫骨上1/3或下1/3,可在正位X线片上,从胫骨上下两干骺端各画一纵轴线,使之与骨骺线垂直,两线相交处即为截骨的最佳位置(图3.20.1.1.3-0-1)。对于严重的膝内翻畸形,其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都有明显的畸形时,可分次或同时施行两处截骨手术。膝外翻畸形则多发生于股骨下端,宜选择股骨远端截骨术。
术前可通过X线片进行手术设计,一般用剪纸或塑料薄膜试行截骨剪样,设计截骨的部位或截骨块的大小、形态,以及截骨后的状况,作为手术时的参考。常用的截骨方式有楔形、V形及杵臼形,各有优缺点,临床上以前两种应用较多。截骨后可用石膏、接骨板螺钉或斯氏针固定,以免截骨处移位而影响手术效果。
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20.1.1.3-1,3.20.1.1.3-2)。
7 适应症
骨骺及干骺端截骨术适用于:
2.尽管没有临床症状,但畸形较为严重,膝关节正常的力学关系紊乱,预期会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者。
3.畸形进行性加重者。
11 手术步骤
1.在胫骨近端的外侧缘,以骨骺板为中心做一长约10cm的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胫骨近端骨骺、骺板、及干骺端,直至胫骨内侧的胫侧副韧带抵止处。
2.在腓骨近侧1/3切开皮肤及外侧肌间隔,分离软组织至腓骨,注意避免损伤腓神经。截除腓骨段约1.5cm,如因胫骨平台植骨的需要,可以截取更长的腓骨段。深筋膜的切开可以在此切口进行,也可以在胫骨的切口内完成。
3.用骨刀从前向后由周边到中心经骺板截骨,并切除内侧的骨桥,应小心避免损伤后侧的血管神经。将骨撬插入截骨处轻柔地张开并抬起内侧胫骨平台,使之尽可能的与外侧的胫骨平台平行(图3.20.1.1.3-3)。如果在关节的中部截骨有任何偏差,则需切开关节囊并在直视下调整,在胫骨髁间嵴处多余的软组织和软骨可以作为铰链,来防止内外侧胫骨平台的偏差。
4.在干骺端行楔形外侧闭合截骨。根据术前的截骨计划,在干骺端适当位置截除底边位于外侧的三角形骨块,闭合远近截骨端并平行穿入两枚斯氏针。将此截取下的三角骨块或腓骨段填塞于抬起的内侧胫骨平台下,交叉斯氏针固定骨骺及植骨块。
13 并发症
截骨矫正膝内、外翻畸形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前侧肌间隔室综合征、动脉栓塞和腓神经损伤。Steel、Sandrow以及Stretching通过对施行截骨术患者的动脉造影显示,内翻矫正(矫正外翻畸形)时胫前动脉在骨间膜处受到牵拉,而在外翻矫正(矫正内翻畸形)时胫前动脉在此处受到压迫。无论产生并发症原因如何,早期诊断并将肢体放回矫正前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腓总神经的麻痹主要表现为足背部感觉丧失、主动背伸障碍,不伴有疼痛。背伸减弱和足趾屈曲时的剧烈疼痛则提示有动脉栓塞或前侧肌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治疗的原则:
1.对于腓神经牵拉伤(通常出现于内翻矫正术),应立即去除石膏并将肢体恢复到术前的位置。去除所有对腓神经可能的压迫,松解敷料包扎,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
2.对前侧肌间隔室综合征,应去除石膏固定、恢复肢体为术前的位置,松解包扎。如果没有立即恢复,尽快的施行肌间隔室切开术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