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毒病

疾病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gǔ dú bìng

2 英文参考

parasite poison diseas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蛊毒病为病证名[1]。指中蛊毒所致的多种病证[1]。包括射工病、沙虱病水毒病蛇蛊蜥蜴蛊、虾蟆蛊蜣螂蛊等[1]

4 蛊毒病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凡蛊毒有数种,皆是变惑之气……凡中蛊病,多趋于死,以其毒害势甚,故云蛊毒。”

5 蛊毒病症状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论曰蛊毒千品,种种不同,或下鲜血,或好卧暗室,不欲光明,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或四肢沉重,百节酸疼。”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蛊毒病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蛊毒病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蛊毒病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