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扰胆膈证

中医学 中医证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chóng rǎo dǎn gé zhèng

2 注解

虫扰胆膈证为证名[1]蛔虫内扰,上窜胆膈,以阵发性上腹部钻顶样剧痛,痛发时面白肢厥呕吐苦水吐蛔,脉弦等为常见症状[1]

参见虫病似痫胆道驱蛔汤

虫病似痫为病证名[1]急惊风类证之一[1]。指蛔虫扰及胆胃而致剑突下剧痛,伴有口噤或哭叫的证候[1]。《幼科发挥》:“虫病乃蚘虫攻其心痛也。发则目直视口噤不言,或大叫哭,口中流沫涎水,面色或青或白,手足强直,宜急攻之。”一般可服化虫丸[1]

胆道驱蛔汤经验[2]。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木香延胡索使君子各15g,槟榔30g,厚朴大黄各9g[2]水煎[2]。治胆道蛔虫病[2]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0.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治疗虫扰胆膈证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虫扰胆膈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虫扰胆膈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