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风痿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妇科 妇产科疾病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chǎn hòu fēng wěi

2 英文参考

puerperal flaccidit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产后风痿为病证名[1]。亦称产痿[1]

4 病因病机症状

多因产后气血亏虚未复,冲任血虚,心脾失养,宗筋松弛不能束骨利机关,令人手足痿弱,怔忡目眩[1]

5 治疗

治用血风汤,或以大红野蔷薇花子一两,酒煎[1]

初起一般可愈,如日久两手不能提举,以蔷薇花四两,当归二两,红花一两,浸酒五斤,每日随量饮之[1]。若治以降火滋阴破气破血为治,则荣卫愈伤,终身废弃[1]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9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产后风痿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产后风痿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产后风痿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产后风痿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古籍中的产后风痿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