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准备
1.认真核对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并嘱病人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入检查室之前,应除去病人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病人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平静呼吸,不得随意运动,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的病人,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病人脱离磁共振检查室。
6.急症、危重症病人,必须做磁共振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
7.器械准备
(1)磁共振机。根据检查部位选用相应的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
(2)准备磁共振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6 方法
1.平扫
(1)检查体位:病人取头先进,仰卧在检查床上,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做咽部扫描时,嘱病人检查中避免吞咽动作。
(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②成像范围:扫描范围包括额窦平面至上齿槽平面,前后从上额窦前壁至鼻咽腔后部。
③推荐成像序列:采用常规SE序列或快速序列,行横断面T1WI、T2WI及冠状面扫描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④成像野(FOV):18~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
⑥成像层厚:3~5mm。
⑦矩阵:128×256或256×512等。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