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肠
大肠分为盲肠(附阑尾)、结肠和直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食特残渣形成粪便。大肠粘膜不形成环行皱襞与绒毛,故表面平滑;但在结肠袋之间的横沟处,结肠壁内面有半月形皱襞。
1.粘膜上皮是单层柱状,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后者数量明显多于小肠。固有层内有大量由上皮下陷而成的大肠腺(亦称肠隐窝),呈长单管状,除含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外,尚有少量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无潘氏细胞。固有层内有散在的孤立淋巴小结。粘膜肌层同小肠(图12-19)。
图12-19 结肠(纵切)
2.粘膜下层 在疏松结缔组织内有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有成群的脂肪细胞。
3.肌层 为内环行与外纵行两层平滑肌组成。内环行肌较规则,外纵行肌局部增厚形成三条结肠带,带间的纵行肌很薄。
4.外膜 在盲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为浆膜;在升结肠与降结肠的前壁为浆膜,后壁为纤维膜。外膜结缔组织中常有脂肪细胞集聚构成的肠脂垂。
阑尾的管腔小而不规则,大肠腺短而少。固有层内有极丰富的淋巴组织,形成许多淋巴小结,并突入粘膜下层,致使粘膜肌很不完整。肌层很薄,外覆浆膜(图12-20)
图12-20 阑尾(横切)
《组织学与胚胎学》相关章节:
- ……
- 六、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 第十二章 消化管
- 一、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 二、口腔
- 六、小肠
- 七、大肠(当前内容)
- 八、消化管的淋巴组织及其免疫功能
- 九、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 十、消化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 第十三章 消化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