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远血疗效好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远血,系中医术语,隶属于血证中的便血之门,是胃之出血,自肛门排出,便色黑如柏油状而言。多因脾胃虚弱,气不统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等所致。远血多责之于胃,但与肝脾等脏腑有关。远血是与近血相对而言的,近血多责之于肠,血色暗红或鲜红。

  近十年来,笔者将远血分肝胃郁热、肠胃瘀滞、肠道湿热、瘀阻胃络、脾虚气陷、脾胃虚寒六型施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如笔者曾以黄土汤加味治疗了一例脾胃虚寒型远血患者,采用甲氰咪呱、垂体后叶素、立止血、凝血酶等多种西药治疗半月无效,症见大便下血色淡暗,排便无力,精神疲倦,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服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的黄土汤三服而告痊愈。足见中医治疗远血疗效好,现总结如下:

  证属肝胃郁热者 表现为便血色暗,胃脘疼痛,口渴口臭,烦躁易怒,嗳气脘胀,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泻肝清胃止血。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味。药用三七粉对治疗远血也有积极疗效,常用量均为3g,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