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示扑感敏也可致不良反应
本报讯(记者 王蔚然 通讯员 陈震洲 实习生 吴玉绵)来自我市某大医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显示,即便是扑感敏样的常见药品,也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
据介绍,去年11月3日,我市一名20岁的女在自己感觉到部分感冒症状后,自行购买、口服了扑感敏6片、康泰克2粒。该患者于5日下午感觉到发热,至6日早上发现全身泛发红色丘疹、斑丘疹,并出现腹部闷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当天下午体温高达39.3℃。6-7日两天反复发热,皮疹也没有消退。8日下午到厦门市某大医院就诊并住院,当晚23时30分,患者体温高达40.6℃。
经诊断,医生认为该患者患的是麻疹型药疹,决定给予清热凉血解毒中药汤剂口服,结合抗过敏、退热等对症处理。患者于11日体温恢复正常,并在16日过敏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医院的诊断显示,该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且服药期间未食用海鲜类或其他易过敏食物,可以认定是因为服用扑感敏而引起的药品过敏。
药学专家指出,市民在用药前应注意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等,即使是非处方药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 日本开始调查抗流感药达菲的安全性
- 中药注射液是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重点
- 含鱼腥草成分注射液说明书加入不良反应警告
- 罗氏公司称异常行为与服用达菲无关
- 美国专家称:部分儿童非处方药可能对人体有害
- 高血压药物可能引发老年人性功能障碍
- 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 康泰克百服宁引发肾衰专家建议感冒防治中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