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中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的思考
中药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总体上是安全有效的。但中药使用随意性很大,基础研究薄弱,造成了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面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药师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中药使用的不规范之处,并及时纠正它。只有样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
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这是医务界特别是中医药界早已有的认识。但是,由于中药基础研究薄弱,许多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还难以界定,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就是难以开展,相对的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也一直是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中药与西药相比在使用上有一些不同点:第一,西药在使用上无论从药理毒理、适应症等方面都使医生和病人在用药时做到心中有数,临床用药的法定文书——药品使用说明书相对全面。而中药却不如西药使用那么规范,随意性较大。比如适应症方面,由于中医存在着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论,同一张处方可以治疗好几种从西医看来毫不相关的疾病,而西药的适应症则是相对固定的。第二,在用法用量方面,西药有明确的推荐剂量、安全剂量甚至中毒剂量,而中药却没有。中药的使用剂量多数是凭中医医师的临床经验,主观性、随意性较大。
另外还有中药材质量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都使中药的剂量标准始终不如西药精确。第三,中药存在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如流行病学监测,防控和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②加强宣传,提高群众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建议不要长期使用中药,避免慢性蓄积。对于慢性病人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的应注意调节药物品种,以防不良反应及损害。③在医疗机构内部,加强对医师的中医用药教育,有助于把中药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 广东省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每年增长120%
- 卫生部鼓励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 卫生部鼓励医疗机构报告药物不良事件
- 美国FDA对诺华的Exjade发出安全警告
- 福建省加强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 日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导致严重并发症
- 美国因药物副作用致死致残病例显著增长
- 合肥市局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