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致严重并发症
据新华社讯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药品安全信息说,要警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类药物的副作用。日本近年来有多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使用种药物后,因出现胸部大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而死亡。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1991年在日本上市。2005年10月,这种药物在日本获准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据介绍,患者脑梗死发作后3小时内注射这种药物,血栓就会被溶解,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但调查发现,从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约一年半的时间内,日本国内共有8名50~70多岁的患者在使用这种药物后,因并发胸部大动脉瘤破裂等症状而死亡。
日本厚生劳动省推测,在上述时间段内,日本已有约6600名患者使用了这种药物。厚生劳动省在呼吁患者警惕其并发症的同时,已要求制药公司修改药物说明书。
- 福建省加强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 日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导致严重并发症
- 美国因药物副作用致死致残病例显著增长
- 合肥市局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正确认识雷公藤制剂的不良反应
- 警惕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液过量
- 米索前列醇造成急性溶血性贫血病例报道
- 马来西亚呼吁公众勿用“活力纤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