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与《草木传》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人,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青少年时代的蒲松龄,不重视八股文,闲时博览群书,其中包括不少中医药书籍,所以蒲松龄精通医学,据说他自己配制了一种“案饯菊桑茶”,此茶具有祛暑、清热、清痰、通血脉、健心脾、改善睡眠的功能,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蒲松龄对草药的药理、特性、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他撰写了《药崇全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著作。

  《草木传》是蒲松龄撰写的一个剧本,其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剧中角色均由草木充当,实际上是替中草药作传,故名《草木传》。运用生、丑、旦、净等戏剧行当加以演义,将药物人格化、情节故事化,把中药搬上戏剧舞台。角色的形象,也根据药物的性能,特征来刻画,如枳实是止咳奇药,放下马兜铃,汇成一方,便把那热痰喘嗽一起治去”。他把清肺汤的药物组成、方剂功效纳入剧本中,绘声绘色地使人们掌握了方药知识,又领略了文学风采。

  《草木传》幽默风趣,寓中医药知识于娱乐之中,堪称本草知识人文化的典型。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潘东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