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的预防

  预防即防患于未然,祖国医学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千金要方·七窍病》列举了“生食五辛,接热饮食,热冶面食,饮酒不已,房室无节,……”等多项损目原因,告诫人们必须避免之。该书还有用小黑豆、胡麻等,有服以明目药物的预防方法。《太平圣惠方》有“食治眼痛诸方”的食疗防治方法,如用猪肝、葱白、鸡子煮服,以防治肝虚目暗等。《银海精微·七情》)谓“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紧,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七情过激,脏腑受伤,气机郁滞能引起眼疾。必须七情和畅,愉快乐观,方能百脉和畅,脏腑安和,眼疾少生或不生。已病之后,也不能因病而郁,加重病情。

  三、讲究卫生,保护视力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是预防疾病、减少疾病的有效措施。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剪指甲,勤洗手,不用脏手帕擦眼,也不用别人的手帕、毛巾擦眼。与传染性眼病患者接触后,用肥皂水将手洗净。公共场所(理发店、浴池、旅馆等)要有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所用的脸盆、面巾、浴巾等要经常消毒。传染性眼病流行时,公共浴室、游泳场所要严加管理,甚至停止开放。医护用的检查器械、药品、敷料等要注意消毒,以免相互传染。

  保护视力是眼科保健的主要方面,从小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读书姿势要端正,距离读物保持30厘米远,乘车、卧床勿看书,照明亮度要适宜(过强则刺目,过暗则劳目),读1小时许,可闭目或远眺片刻,并每日配合按摩眼周穴位,以疏通经络气血,消除疲劳。

  如有眼疲劳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切勿乱戴别人眼镜。

  四、注意安全,防止外伤

  眼外伤可以造成视力严重障碍,甚至完全失明,因此注意安全,防止外伤,是保护视力的关键性措施。平时要做好预防眼外伤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了解眼外伤的基本预防知识。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要掌握眼外伤的防治知识,以便及时正确初步处理眼外伤病人。

  各厂矿和农村,要根据不同工种,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订安全措施,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并要改进生产设备和增加防护措施。农民也要注意预防农业性眼外伤,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要对小孩进行安全教育。一旦发生眼外伤,须及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