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缺乏造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B12等,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中医学把本病归属“虚劳”、“血虚”等范畴。其病因有:慢性疾病—如 长期腹泻、呕吐、肠寄生虫病等;喂养不当—未及时添加辅食,孩子挑食、偏食或营养过剩,损伤脾胃,导致吸收不良。本病的典型症状是:幼儿面色萎黄或苍白,甲床、口唇、耳垂没有血色,较大儿童可诉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困倦乏力等症状。 *血虚型,方选四物汤。 *脾胃虚弱型,方选五味异功散加味。 *心脾两虚型,方选归脾汤。 *肝肾阴虚型,方选左归丸。

  还可选用食疗 食疗辅助治疗。 龙眼肉10克、花生米(连红皮)12克,水煎服,可健脾胃、补气血。 龙眼肉、炒枣仁各10克、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