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食养思想的现代诠释之三三限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不撤姜食,不多食。”
这是《论语》对食养的“三限食”原则。筵席上的肉食再多,食用量不能超过主食;喝酒虽不限量,但不能喝醉;用餐时不忌讳吃姜,但不能够多食。孔夫子的限肉、限酒、限姜说,如今看来也是非常进步的。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所包含的意义,既存在主副关系问题,也存在荤素关系问题,是饮食领域内自古被关注的事。关于主副关系问题,已有前言,不再赘述。关于荤素的关系问题,正确的仍是孔子的一分为二观。第一,对荤食食之太过不行。《黄帝内经》中已有“膏粱厚味,足生大疔”的认识,强调了过多食荤是造成多疾的原因。
第二,不食荤不行。限制肉食摄入量与禁食肉食是绝对不同的概念,以素食为主确实具有减少血管硬化、净化血液、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避免机体中毒的效果,从而使人们从中获得健康。但素食中缺乏含高热值的营养素———脂肪,脂肪的缺乏和不足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从导致性激素含量降低、影响性器官成熟开始,就给人种的低质量种下了祸根。同时,也影响蛋白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和利用,使机体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权衡利弊,正确的观点应当是主副搭配,荤素搭配,取长补短,全面汲取。
“唯酒无量,不及乱”,既反映出酒在当时人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又反映出酗酒造成的危害。杯酒生花,在古代的文献中,酿酒、沽酒、饮酒、祭酒、赐酒、敬酒、陪酒、劝酒、酗酒、解酒、戒酒、罚酒、骂酒的内容无有不及的。酒对人体的本草新编》说:“多服散气,岂特发汗哉。”孔夫子虽不是医家,其提出的“不多食”的告诫,又何尝不是行家之语呢!除姜之外,凡辛辣之味均有助火生热之弊,凡火热之体、火热之候、火热之感不可耐受者,均应少食或忌食,患有肠道炎症、皮肤炎症、头面诸窍(口、咽、喉、牙、耳、鼻等)炎症、肛肠部炎症和高血压的患者,也要限食。
- 风疹的中医药防治
- 嵇康的养生之道
- 中医学中的数学文化
- 高血压患者吃什么蔬菜好
- 哮喘病患者的食疗
- 骨折后喝骨头汤有讲究
- 对《论语》食养思想的现代诠释之四食寝原则——食不...
- 中医药文化:融贯古今智慧,再造健康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