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的基本作用

  凡在体表或某些粘膜部位应用,具有杀虫止痒、消肿散结、化腐排脓、生肌收口、收敛止血的一些药物,称为外用药。外治方药有膏、丹、水、酒、散、药线(药丁)等剂型,对患部直接用药。用法包括膏贴、涂、敷、掺、熏、洗、浸、浴、点眼、灌耳、滴鼻、吹喉及药丁插入瘘管等。外用药由于性能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

  有杀虫止痒者,如轻粉、银硃、铅丹、密陀僧、砒石、升丹、白降丹等,均不可内服,也不可撒布创面或溃疡面;有的也不能用油脂调涂,以防吸收中毒。个别外用药还可引起变态反应,如中药补骨脂成分制斑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