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心理按摩

  心理作用对人体健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常常处于颓废、沮丧、愁闷的精神状态,那么诸多病症的发病率就要比乐观、开朗、愉悦者高得多。因此,心理保健和“心理按摩”对于精神紧张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他们身心放松、防病健体的妙药。

  幽默:幽默是一种美丽的“转化剂”,它可以使烦恼化为欢畅,能让痛苦变为愉快,将尴尬变为融洽,有利于调节情绪和消除身心疲劳。

  目前,美国一些科研机构已经推行幽默疗法,此疗法使许多患者全身肌肉得到松弛,解除烦恼、内疚、抑郁的心理状态。研究表明,人在欢笑时,膈、胸、腹、嘴、唇等部位的肌肉必须同时运动,而构成笑容满面的肌肉就有40多块。这就能刺激大脑产生一种丁香花香对牙痛病人有镇痛安静作用。

  读书:“常读书,乐忘忧,脑运动,气血舒,好养生,利康寿”,此话是有道理的。因为读书可以移情易性、振奋精神以增强免疫功能,颇具保健之益。

  据报道,国外已兴起了别具一格的书籍疗法,德国就有医院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室,使不少慢性病,尤其是神经系统及心理疾病的患者,沉湎于书中而很快康复。其实,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韩昌黎集》记有一事,唐代元和八年,韩愈染病,头疼脑胀难忍,后李贺送来一本诗稿给他看,读之竟疾去痊愈。清秦子忱患恶疮,“伏枕呻吟,不胜苦寒”,但一部《红楼梦》竞使华忘了病痛,“近月读竣,而疾亦赖是渐廖”。书读毕,疮已祛,后来还写了一部《秦续红楼梦》。读书与著书一样,随着情绪的表达和转移,能起到调整神态,平衡人体阴阳气血的心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书是一味养生的妙药。

  自语:自言自语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心理行为方式。它可以发泄内心长年所遭受的思想和感情上的压抑,从而获得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平衡协调。达到镇静宁神、调治情志的治病目的。这是因为自己声音的音调有一种使人镇静的作用,有一种安全感和人际接触的感受。大声对话可以调整头脑中紊乱的思绪,尤其是在紧张劳累时,可以改善睡眠。

  宽恕:有人伤害了你,也许是昨天,也许是很久以前,你不能忘怀。怒气深藏在记忆里,使你总是觉得愤懑。这时只有宽恕才能抑制沉痛的回忆。但是宽恕并不容易,这种行为近乎不自然,可是宽恕确能治愈心理创伤,甚至能恢复友情,和好如初。

  有人说宽恕是不公道的,因为不应该便宜了做坏事的人。也有人说宽恕不是坚强的表现而是软弱的象征。但是报复永远不能消除仇恨,它会造成冤冤相报,永无止境。印度圣雄甘地说得好:要是我们都把“以眼还眼”作为公道归类,那整个世界就会盲目了。宽恕可打破痛苦对我们心灵的创伤,同时也可使自己重见希望之光。

  沉思:有位著名的美国医学专家透露,沉思冥想可以预防、甚至治愈多种疾病,包括心脏病、关节炎和癌症等。

  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前医学院教授伯尼·塞格尔说:“沉思冥想是松弛思想的行为,这种行为可治愈和预防多重沉疴,甚至可以治愈和预防被视为绝症的艾滋病和癌症。”哈佛大学的赫伯特·本森医生也有同感。他说:“沉思冥想带来的完全松弛,在对抗疾病方面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沉思冥想会减缓身体的紧张。”本森医生解释说:“紧张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塞格尔医生说:“我见过好几百个患者,通过思想过程由消极变为积极而治愈疾病。同时,许多有文件记录的事例证明,人们利用思想力量征服癌症,有的人在经历近乎致命的心脏病后,生活很充实,或者驱除了关节炎一类瘫痪性疾病。”为什么沉思冥想可预防甚至治愈重病呢?主要是因为它会对透过身体传送到免疫系统的化学剂起一定作用。

  联想:近年,欧美一些国家,用“想象疗法”治癌颇为流行。患者运用此法,至少可以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缓解痛苦,减少折磨。用此法治病,方法简单,便于推广,易为病人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那么,为什么“想象疗法”有如此神奇的治疗作用,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与人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尚未被人了解的渠道,这个渠道沟通着思维活动与免疫之间的联系。通过“想象疗法”可以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能有效地抑制疾病的发展,或使疾病逆转而痊愈。“想象疗法”的秘诀在于给患者建树一种信心,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强战胜病魔的勇气。科学家预言:动用“想象疗法”将治愈许多慢性病。

  摘自:白马泉创意室.(样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