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针灸的地位与作用
急症针灸的地位与作用
--------------------------------------------------------------------------------
急症,系指突然发生的疾病或意外损伤而言,有时也包括轻的病症骤然转剧或慢性病症的急性发作。它往往是邪毒过强、损伤过重或致病因子长期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表现为气血急剧闭阻或衰竭、脏腑功能逆乱、阴阳极度失调等。急症来势凶猛,病情危重,易于逆变,若不迅速救治,常可危及生命,因此,急症防治一直属于医学科学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从历史上看,中医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急症,自周秦迄至明清,代有发明,疗效卓著。也正是在同急性疾病的长期斗争中,构成了祖国医学的每一个重要进程。如对急性外感热病、温热病救治规律的探索和总结,促使伤寒与温病学说的诞生;而金元时期的各派论争,在很大程度上也围绕着急症。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中独特而重要的非药物急救方法,也是最早应用于救急的疗法之一。早在公元前5世纪,名医扁鹊就运用针刺及熨法成功地抢救了虢太子的“尸厥”,成为千古美谈。在历代一些有关急症治疗的医著中,如《传染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尽管针灸疗法在急症救治中具有上述重要特点,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针灸界及关心这门学科的人们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不少治之有效的急性病症中,针灸疗法尚未列入常规措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种是对古往今来大量的这方面的临床实践有待全面的、系统的、客观的总结,以作出科学的评价,同时,针灸防治急症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和探索,使治疗方法更趋完善,治疗效果更为提高。当前的一个首要任务是,如何进一步加强急症针灸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天津中医学院的石学敏教授,在针灸治疗急性脑血管病上从大量实践中所总结出的量化方案,应该说具有表率作用。作者撰写本书即是一个尝试。这有后面还将提到。
2.对针灸在急症救治中的确切作用于应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如上所述,针灸的作用主要在于调动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由于急性病症症情复杂严重,变化多端,常可超出机体本身调节范围。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单一的针灸往往不能奏效,或者只能对某一症侯有效,或者只能在某一阶段有效,而必须积极配合中医或西医的救治之法。所以,我们既要充分评价针灸在急症救治中的作用,又要防止“万病一针”的偏向。
3.急症针灸防治机理有待进一步阐明。因为机理的阐明,将会对急症针灸的治疗效果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带来新的突破。虽然已经作了不少工作,但仍是薄弱环节。迄今为止,急症针灸,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形成于《内经》的传统针灸经络理论,在方法上,很大程度依然古代和现代医家长期大量的经验积累。要提高针灸在急症救治中的地位,充分发挥针灸所长,这显然是关键之一。这需要针灸工作者团结有志于此的各门学科工作者共同做出努力。
4.就已有的国内外针灸临床文献看,尽管近年来急症针灸的文献量在国内仍呈不断递增的趋势,其适应范围在继续扩大之中,但所及的海外的报道,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尚不多,有新意的文章更为鲜见。增强国际间急症针灸的学术交流,扩大影响,促进传播,引起世界各国针灸工作者对本学科的重视 ,应该说,还有相当艰巨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