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证护理
呕吐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以致引起食物及痰涎从口吐出病症。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历代医家以有声有物胃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临床实践中呕与吐是很难截然分开的,故一般称为呕吐。
呕吐可见于西医中的许多疾病,如急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贲门痉挛、幽门痉挛及梗阻、胰腺炎、胆囊炎等。
1、病因病机
脾与胃相表里,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保持气机通畅,使水谷精微得以输布。若邪气犯胃或胃虚失和。气逆而上,则发生呕吐。《桑椹、荔枝等,并尽可能的补充一些油脂。
③大便时应选用坐坑,不宜用力过猛,防止因大便不下而引起虚脱;病情严重者,应有人陪同,预防跌伤。
④指导患者饮用有通便作用的饮料,如蜂蜜水,或用番泻叶3-6g泡水饮。
⑤虚证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作腹部肌肉锻炼,以加强腹肌,有助于排便。
(4)气虚不运证:
①排便无力时可按摩腹部,在腹壁由右下腹顺结肠方向,向上、向下推,反复按摩10-15分钟。
②可用温热疗法,如腹部热敷、艾灸、熨贴等。
③鼓励适当锻炼,如做扩胸运动等,促使气血运行。
④保持心情愉快,防止因气滞而加重病情。
⑤大便难下时,勿蹲之过久,以预防中气下陷,必要时用开塞露或甘油栓注入肛门,或用液体石蜡30-50ml保留灌肠,以润肠通便。
(5)阴寒凝滞证:
①病室应温暖向阳,注意防寒保暖。
②本证多年老体虚患者,应限制活动量,勿使过劳。
③注意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
④饮食应营养丰富、高热量之补益之物,如牛羊肉、鸡蛋、牛奶、胡萝卜、鲫鱼、鲜虾等。
⑤鼓励患者多晒太阳,适当运动。
4、养生指导
(1)生活规律,养成每日一次的排便习惯。
(2)做好饮食调理,尽量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粗粮,有宽肠通便作用。
(3)酌情进行体育锻炼,使气血通畅,排便自然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