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怎么吃才健康?
秋天菊香蟹肥,是人们品尝大闸蟹的最好时机。大闸蟹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每100克蟹肉约含蛋白质15克,丰富的氨基酸,脂肪2.5克,同时还含有钙、铁、硒、锌、钾、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学会科学吃蟹,人们在享受美味之时还能提供多种营养素,有助于促进组织细胞的修复与合成,提高免疫功能、促进健康。吃蟹有讲究,过度易致病蟹黄蟹膏,胆固醇高虽然大闸蟹营养丰富,但最诱人的部位——蟹黄蟹膏,其胆固醇含量也最高,对人体健康存在隐患。据统计,每100克蟹膏中含有胆固醇466毫克,每100克蟹肉含有胆固醇65毫克。世界各地的菊花天”。这一句话,道出了吃蟹要有明显的季节性。九雌十雄,也就是说,阴历九月雌蟹饱满,到了十月雄蟹有膏。因此,过了十月寒风吹起,正是吃蟹的好时机。 那么,大闸蟹为啥叫做大闸蟹呢?坊间说法有三:一种是捕蟹时有草扎,故称闸蟹,“大”只是为了强调大小而已;一种是蟹在洄游产卵过程中,要经过一道道拦水堵潮的闸门,而能爬过那道闸的蟹,必定是身强力壮的;第三种说法,“闸”就是上海方言中的“煠”,意即“用水煮”,就像“白煮蛋”叫“白煠蛋”,“大”就是用大火煮的意思。由于“煠”字并非人人会写,所以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大闸蟹”。“四味”美蟹,食前切记四清除蟹,自古就有“四味”之说。蟹的大腿肉,肉质丝短纤细,味同干贝;小腿肉,丝长细嫩,美如银鱼;蟹身肉,洁白晶莹,胜似白鱼;至于蟹黄蟹膏,含大量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丰富。 “四味”美蟹,食用前必须做到四清除。一清除蟹胃,蟹胃俗称“蟹和尚”,即在背壳前缘中央一块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污沙;二清除蟹肠,即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三清除蟹心,蟹心极寒,呈六角形,又叫“六角肉”,它在蟹的中央,一块黑色膜衣下,食用时可拿一只蟹脚尖挑出;四清除蟹腮,即长在蟹腹部如同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东西,又称“蟹百叶”。上述部位既脏又无食用价值,切勿乱嚼一气,以免引起食物中毒。哪些人须慎吃蟹?大闸蟹属于高敏食物,也即民间说的“发物”。蟹肉中含有异性蛋白质,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肠壁进入人体,会诱发并加剧过敏反应,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各种皮疹、哮喘、严重者更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以下五类人群,吃蟹时须谨慎: ●对吃蟹有过敏史,或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的人,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儿童、老人与孕妇,最好不要吃蟹。 ●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急慢性胰腺炎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蟹,更不能以酒伴蟹开怀畅饮,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上述疾病的急性发作。 ●腹泻、胃痛、感冒、发烧或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蟹,因为大闸蟹属寒性食物,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不宜消化吸收,同时会加速脾胃不适,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体质寒凉虚弱的孕妇,不适合吃寒湿的大闸蟹,会有引起流产的可能。 ●婴幼儿不宜吃大闸蟹,以免高蛋白加重肝肾脏负担;学龄儿童每次吃蟹,以半只为宜。
- 哪些人不适合吃苹果?
- 中国胃癌发病率最高专家提醒:吃隔夜菜易致癌
- 每天必吃牛肉的十大理由
- 吃荤食后立即饮茶会伤肝
- 水果打蜡成“行规”市民购买需谨慎
- 抗辐射多吃六种食物
- 无糖食品未必真无糖
- 科普:老年人多吃蔬菜可减缓大脑衰老